科學家們猜測月球可能的結局之一是遠離地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延長。
月球,這個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最終會以什麼形式走向毀滅?美國科學家威爾鬆公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對月球的命運做出了幾種猜測。
可能結局一:離地球越來越遠一個月變成47天
現在,月球和地球間的平均距離為385000公裏。在過去的幾十億年中,轉速較快的地球總是“拽著”行動遲緩的月球,在地球和月球“較勁”的過程中,月球正在以每年4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而地球自轉的速度也在減緩。
假設繼續保持這種趨勢,月球將會離地球越來越遠,直到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達到47天,地球和月球的步伐才能夠統一。如果是這樣,那人們對“一個月”的概念將徹底改變,一個月不再是30天或者3l天,而是47天。
可能結局二:粉身碎骨殘骸墜落到地球
按照恒星的演化過程,太陽現在正處於“壯年期”。隨著太陽中心氫燃料的消耗,太陽將會變成表麵溫度很低但光度很大的紅巨星。在紅巨星階段,太陽的光球層(人們用肉眼看見的太陽)會發生膨脹,其延伸的範圍甚至可以抵達地球和月球,其產生的熱輻射足以毀滅一切生命。目前天文學家還沒有觀測到任何紅巨星。
隨著太陽轉變為紅巨星,地球和月球一旦接近太陽,太陽散發出的能量便會破壞月球的軌道,月球將離地球越來越近直到達到洛希極限(指一顆衛星在不被行星潮汐力瓦解的條件下能靠近行星的最短距離)。一旦超過洛希極限,月球自身聚合的引力就無法再抵抗地球的潮汐力,月球將會被地球的作用力“撕成碎片”,到時候,月球上所有的環形山和峽穀以及人類留在月球上的足印和旗幟都將不複存在。“粉身碎骨”的月球會在地球赤道上空形成一個碎片環帶。科學家預測這個環帶將會非常“短命”,月球的碎片將會像下雨一樣砸向地球的表麵。
可能結局三:太陽能量耗盡地璜月球免於焚毀
經曆紅巨星的階段之後,太陽會繼續演化成為隻能靠輻射熱量發光的白矮星,直至最後熱能耗盡成為不會發光的黑矮星,地球也將隨之陷入永遠的黑暗。
如果變成紅巨星的太陽在到達地月係之前喪失五分之一能量,那麼地球和月球就可以逃脫被焚毀的命運。
相關鏈箍:月球起源“大碰撞”假想
部分美國科學家認為,月球產生於45億年前的一場行星大碰撞,當時地球和一個體積跟火星差不多的神秘行星相撞,撞擊產生了大量的碎片,這些碎片在地球的周圍形成一個環帶,久而久之聚合形成月球。
印度天降紅雨內含外星細菌
在英國設菲爾德大學微生物學實驗室內的物品架上有一個神秘的小玻璃瓶,瓶中裝著奇怪的混沌不清的猩紅色液體。猛然一看這不過是一種紅色液體,可事實上這是現代氣象史上一大怪異現象的殘留物。有科學家發現,這些液體竟有著與微生物極其相似的結構組成,具有生命之初的種種特征!一些科學家就此分析認為,這應當是來自地球外部的生命標本,也是迄今為止收集到的首個顯示出生命跡象的“天外來物”。
2001年7月25日,印度西部喀拉拉邦突降“紅雨”,血紅色的液體斷斷續續地下了兩個月。在部分地區,紅雨如注,海岸、河水都被染成一片鮮紅,當地居民用自來水洗衣服,衣服也變成了粉紅色。隨著秋日來臨、樹葉飄落,猩紅色樹葉飄零落下,整個大地鋪成了一片血紅。
科學家感到震驚,印度政府下令進行調查。為什麼會下“紅雨”,紅色從何而來?這一奇怪的現象立即引來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前往一探究竟。
說法之一:強風帶來阿拉伯紅土,導致啊水變紅。
一些調查人員認為,“紅雨”不值得大驚小怪。降雨發生前,強風帶來了阿拉伯地區的紅土,隨著降雨發生,紅土夾雜在雨水中降落,使雨變成了紅色,整個降雨區域也因此被染得一片鮮紅。
但是,這種說法當即遭到許多人的反對,理由是下的時間太長了。設想一下,某個地區一連兩個月斷斷續續地下雨,這可以理解;但是突然兩個月連續不斷地刮強風,不斷地帶來阿拉伯地區的紅土,這似乎難以成立。
說法之二:紅色沉澱物組成與微生物相似,疑是外星細菌。
印度聖雄甘地大學的應用物理學家、普爾大學物理學家戈弗雷·路易斯就不認為這是阿拉伯紅土染紅的。為弄清楚這到底是什麼,他特地在喀拉拉邦收集了部分雨水的沉澱物,帶回實驗室做了綜合分析。經過5年的研究,他吃驚地發現,紅色沉澱物根本不是泥土、灰塵,而是外星細菌。路易斯大膽地提出:那是來自彗星的外星生物,當年那場雨可能就是“外星生物登陸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