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鐵軍不是什麼聖母之人,當然也不會給這些土著什麼人權之類的東西,給一群未開化的人講這些有啥用,但他知道這樣下去不行。
與荷蘭人簽訂的運輸協議已經正式實施,以後每個月都會有不少於二十艘船的移民送到澳洲本土,這些新來的移民怎麼安置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不能讓這些人到了澳洲還找不到工作吧,沈鐵軍用質問的語氣問著眾人,各組的負責人啞口無言,要知道新的移民到來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給安排上工作的,畢竟工廠就那麼多,崗位就那個數,這要是沒有一個限製度不是會造成就業危機嗎。
澳洲這地方才剛開始展,最為重要的穩步展,不能急於一時的眼前的利益,看到賣出的產品獲利頗豐就忘記了眼前,眼前最大的利益是什麼,是如何擴大澳洲本土的人口,轉換成有效的生產力,而不是將一群土著轉換成勞力。
沈鐵軍的報告提出必然會引起部分利益I階層的反對,別看他是委員,但下麵組負責人的權利也不,他們手裏真正掌握著選票。
不過這次的事情執委會的委員幾乎完全支持他,站在了他這邊,這就讓他有了一定底氣。
七名委員聯合支持的方案,組負責人想要反對恐怕需要掂量,而且新的移民正在源源不斷的從大明招募,周揚已經在電報裏提到,目前香港招收的移民已經過了三千人。
除去本地招募之外,至少有兩千多人需要運回本土,這兩千多人就是兩千多個崗位,新的工廠還未建起來,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擴建,以及淘汰部分土著勞力的使用。
土著勞力使用的重點方向應該放在高體力無技術的建築工方麵去,像鋼鐵冶煉這樣的技術工種應該由移民進行掌握。
兩千多的移民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回到達,但執委會方麵必須做出一個提前安排,才能在移民到達之時不至於亂了手腳。
委員們出點自然要比一些組負責人考慮的遠,他們想的是未來,而組負責人想的則多數是眼前的利益。
目前遠在大明的周揚除了負責建設香港之外,還在不斷的招收移民,按照執委會幹預大明的想法,沒有一定比例人口基數為主是根本不行的,別什麼依靠武裝大明那些難民,在沒有現代軍事化訓練的基礎上,那些人就是一群拿著燒火棍的農夫。
所以移民必須不斷的招募,為了開澳洲,為了將來挽救大明的千萬百姓,也必須這麼做,沈鐵軍高亢的聲音在執委會內響起,像各組負責人訴未來執委會展的重點,以及定位,希望他們都能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