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
科學家根據在世界各地出土的恐龍化石推測,恐龍曾經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龐大群體,它們主宰地球達16億年之久,但它們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突然從陸地上神秘地消失了。恐龍的滅絕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懸案,古生物學家提出了許多種理論來解釋恐龍死亡的原因,有人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致使恐龍滅絕;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使恐龍滅絕。至今為止,世界各地發表的關於恐龍滅絕的學說已有130多種,但究竟孰是孰非,至今還是個謎。
恐龍在自貢"集體死亡"世紀70年代,中國地質部第二地質大學的科技人員在四川自貢大山鋪的公路旁裸露的岩石層中發現了恐龍化石。此後,中國考古專家雲集自貢,發現了連綿的化石脈,因而認定此地必是化石寶庫。1977年10月,當第一具重達40噸的恐龍骨架化石展現在人們麵前時,人們驚訝無比。隨後,一個石油作業隊在附近的山坡上炸石修建停車場時,"炸"出了一幅驚心動魄的景象:恐龍化石重重疊疊堆積一片……世界奇觀出現了,這是一座巨大的恐龍族群"殉葬地"。經初步發掘,在自貢大山鋪出土的恐龍化石達300多箱,其中比較完整的骨架有18具;另外,還有極其難得的頭骨4個。這些珍品引起了國內外科學家們的濃厚興趣,他們紛紛趕來進行實地研究,希望能解開恐龍集體死亡以及恐龍滅絕的千古之謎。
恐龍蛋到目前為止,人們研究恐龍的主要證物是恐龍的骨骼化石標本,而作為恐龍繁衍之用的恐龍蛋,其化石卻遺存甚少。自1869年發現第一枚恐龍蛋化石起,直至1993年止,科學家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總數僅503枚。但在1993年,科學家們在河南省西峽縣一次就發現了5000餘枚恐龍蛋,全世界都為之震動。西峽恐龍蛋化石群的發現引發了一連串疑問,6500萬年以前西峽是什麼樣子的?西峽出土的恐龍蛋到底是哪種恐龍所產?為什麼如此眾多的恐龍都集中在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下蛋呢還有待於科學家的進一步探索。
鳥與恐龍的血緣關係恐龍和鳥類之間存在著很近的親緣關係。有一類恐龍不僅身材嬌小,在形態上也與鳥類非常相近,這就是小型獸腳類恐龍。過去,人們認為羽毛是鳥類所特有的,而新的研究表明,小型獸腳類恐龍身上也曾長有羽毛。我們不禁感到疑惑:恐龍與鳥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怎樣區分恐龍和鳥呢?其實,古生物學家們對這些問題也在爭論不休。現在,人們在地層中發現的恐龍化石令學者們也搞不清楚是龍還是鳥了,但至少說明恐龍和鳥類可能有著一定的親緣關係。
四川阿壩白石海子
莫名染"血"在四川阿壩茂縣城外39千米處,有一個海子,因海邊有白石,故名白石海子。從2002年7月12日開始,此海每天早上都會出現大麵積的神秘血色。早上7時左右,海麵開始出現帶狀、絮狀的紅色痕跡,清澈的海水也變得渾濁;8時過後,海水漸轉為豬肝色;10時開始呈鮮紅色,猶如海中傾入了大量的血;中午12時,紅色開始變淡,直至下午6時左右,海水才恢複到原來碧綠的顏色。因60多年前在茂縣一帶曾發生過大地震,因此,這次海子變色的怪異現象在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村民們都認為這是不祥的征兆,紛紛到海子邊白石頭處磕頭、求拜,祈禱神靈保佑他們平安無事。後來,一支地震專家組成的隊伍趕赴茂縣調查海子變紅的原因,但調查結果卻令人失望,阿壩海子莫名"染血"至今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謎。
百年疑案天池湖怪
在吉林省東南部,有一座被視為靈秀之地的長白山。長白山地區山高林密、富饒秀美,流傳著不少神奇的故事,天池神龍就是其中之~。傳說在100多年前,有幾位獵手上山打獵,看到天池中有一個金黃色的怪物,它頭大如盆,頂上生角,脖子很長,嘴巴下麵長有很多胡須。獵手們以為這個怪物就是傳說中的神龍。後來,人們多次見到奇怪的巨獸。1980年,一位氣象工作者在近距離內看到了湖怪。它的脖子有1米多長,身披褐色的毛,但脖子下麵的一圈毛卻是白色的。一年以後,湖怪再次出現,但這次人們看到的怪獸與上次看到的有些不同,它身上的毛是黃色的,頭和脖子上的毛是白色的,還拖著一條尾巴,整個身體看起來跟魚差不多,但它的腦袋卻長得像豹子。有位記者還拍下了它唯一的一張照片。據估計,照片上的怪獸露出水麵的部分達3米長,可以想見它的身軀會有多麼龐大了。
動物複仇動物也會報複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我國四川省的峨眉山,生活著一群野生猴子,誰要是傷害了它們,它們就會記在心裏,找機會報複。有一天,一個小夥子抓著一把花生逗猴子玩。一隻猴子等不急了,便跳上去抓小夥子的手。小夥子的手被抓破了,他惱羞成怒,用一根拐杖把猴子打得"吱吱"亂叫,猴子拖著受傷的腿逃進了樹林。第二年,小夥子舊地重遊時,他的腿肚子突然間不知被什麼東西狠狠地咬了一下。他轉身一看,一隻跛著腿的猴子正一瘸一拐地往樹林裏跑呢。原來,這隻猴子就是去年被他打傷的那隻,這次是來報複他的。在動物界裏,不光是猴子有複仇行為,大象、豹子、駱駝等動物都有過複仇的行為。動物報複心理是怎樣產生的呢?它們的報複行為又怎麼解釋呢?對此,人類至今還沒有一個圓滿的解釋。
大熊貓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在這個人見人愛的動物身上,存在著一個又一個至今未解的謎團。首先,對大熊貓屬於哪一科的問題,科學家們就爭論了100多年,至今仍無定論。有的科學家認為,大熊貓應屬浣熊科,其理由是大熊貓與浣熊具有相似的特征;有的科學家認為,大熊貓應屬熊科,其依據是大熊貓的腦部結構、顱骨形狀與牙齒數目等均與熊類相似;還有人主張應單獨分出一個大熊貓科,因為大熊貓的吻部比熊的短,牙齒脫換的特點及胎兒尾長的返祖現象都與熊不同。另外,還有許多未解的大熊貓習性之謎,諸如為什麼有的大熊貓在發隋期沒有求偶表現?大熊貓產仔為什麼小到隻有幾百克左右?幾十年來,為什麼人工哺育初生仔獸沒有一例成活?不斷造成大熊貓死亡的消化係統疾病的病因是什麼?除此之外,大熊貓種群的興衰存亡也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謎。
駱駝耐旱
駱駝向來都以能忍受幹燥酷暑而著稱。最早解釋駱駝抗旱能力的理論是"水囊說"。持這種學說的人認為,駱駝是反芻動物,它的胃有三個室,其中最大的一個是瘤胃,裏麵有許多肌肉帶將瘤胃分隔成幾個部分,使其起到水囊般的蓄水作用。在水源充足時,水囊便儲存一些水,以備口渴時用。然而,其他的一些科學家很快就推翻了這一理論,因為他們通過解剖發現,水囊並不能被有效地與瘤胃的其餘部分隔開,而且其個體也太小,根本起不到儲水的作用。他們認為,駱駝耐旱的秘密在於駱駝經得住脫水。還有的學者認為,駱駝耐旱要歸功於它出色的保水能力。駱駝很少出汗,體溫也不上升。還有人認為,駱駝排尿少,也是其耐旱的原因之一。最近,科學家們又發現,駱駝能夠降低呼氣的濕潤度,從而節約水分。駱駝通過呼吸喪失的水分比一般動物少45%。即使這樣,人們對駱駝神奇功能的認識還是膚淺的。駱駝身上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著我們去破解。
蝮蛇的樂園
在中國遼寧旅順的渤海灣海麵上,有一個麵積約為1平方千米的島嶼,島上地勢陡峻,洞穴密布,灌木叢生。在這個島上盤踞著成千上萬條蝮蛇,人們因此稱之為"蛇島"。蛇島以蝮蛇的數目眾多而聞名中外。蛇島上有種蝮蛇別稱"草上飛"、"土公蛇",是爬行綱蝮蛇科的一種,一般長約60~70厘米,最長者可達94厘米。它們多生活於平原及較低的山區,中國除西藏、雲南、廣東、廣西尚未發現這種蝮蛇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據統計,目前蛇島上的蝮蛇有兩萬多條,並且每年增殖1000條左右。在這彈丸之地的孤島上為什麼棲息著這麼多的蝮蛇?為什麼這個島上沒有其他種類的蛇呢?這些都有待於科學工作者進一步努探索。
巨蛇
年5月的一天,在江蘇射陽的一個村莊,一位人稱陸伯的老人來到他負責看管的一大片蘆葦灘中。陸伯無意中抬頭向河邊望了一眼,不看則已,一看則嚇得雙腿打顫。原來,陸伯看見離他約80米的地方,一條巨蛇正昂著頭,探出長長的身子,"嗤嗤"作響地吐著足有扁擔那麼粗的信子,正朝陸伯搖擺著它那碩大的頭顱!那條巨蛇實在大得令人恐怖。它高高昂起脖子時,足有電線杆那麼高,身體有水缸那麼粗,體色很像赤練蛇,那足有2米長的血紅的信子一吞一吐,實在駭人!這條巨蛇是從哪裏來的昵?它又以什麼為食昵?如此巨大的蛇理應食量驚人,為什麼長期以來在射陽一帶沒有發生過什麼動物離奇失蹤的事情呢?此事也就成為了射陽的一個謎了。
鯨魚集體自殺
大自然中的一切動物都有求生的本能,它們利用各自的優勢保護自己,以求得生存和繁衍。然而,在世界很多地方都不斷出現動物自殺的報道。1985年12月22日,在中國福建省福鼎縣的海灘上,就發生了一場鯨魚自殺的悲劇,自殺的全都是很珍貴的抹香鯨。當天清晨,有一群抹香鯨遊入福鼎縣的泰嶼海灣。當時,正值退潮,海灣裏的鯨群驚慌失措,左衝右突,勢如排山倒海。其中,有一頭鯨衝上了淺灘,無法行動,便開始掙紮哀鳴,其餘本已順潮回到海裏的鯨,聽到了這頭鯨的叫聲,全部又奮不顧身地遊了回來。當潮水再度上漲時,聞訊趕來的水產局幹部、技術人員和當地漁民通力合作,用帆船拖拽著抹香鯨下海,但被拖下海的鯨不久之後竟然又衝上了海灘。最後,共有12頭長12~15米、重15~20噸的抹香鯨集體自殺,陳屍海灘。
鳥兒為何青睞西沙東島
在中國南海的西沙群島中,有一個麵積不到1平方千米的小島,名叫東島。它由珊瑚礁堆積而成,上麵樹叢茂密,蔥翠欲滴,小島的東南側有一個小小的淡水瀉湖。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眾多的海鳥前來棲息。據估計,島上大約棲息著6萬多隻海鳥。每天早上,晨曦微露的時候,海鳥便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在巢邊跳來跳去,為展翅長空做準備。待到日落時分,海麵夕陽如彤,海鳥便三五成群地從四麵八方飛回海島。霎時間,所有的樹上都停滿了海鳥,整個島嶼成了鳥的王國,人們形象地稱其為"鳥島"。鳥島雖然沒有招引遊客的秀麗風光,卻存在著許多難以解開的謎團。
神奇的動物禁圈
在《西遊記·三打白骨精》一節中,孫悟空用金箍棒在唐僧等人周圍畫了一個圈,便將所有的妖魔鬼怪、豺狼虎豹擋在了圈外。這一神奇的禁圈並不是完全虛構的,生活在我國東北的一種珍稀動物--貂熊,就具有這種畫禁圈的本領,而且它畫的禁圈更為離奇。貂熊身長1米左右,尾部像貂,頭部像熊,屁股上有臭腺,能發出特殊氣味。當它捕食時,隻要用尿水畫一個圈將獵物圈起來,獵物就喪失了行動能力,乖乖地呆在圈子裏,眼睜睜地等著貂熊把自己吃掉。憑借這一秘密武器,貂熊連鹿、獐子等形體高大、善於奔跑的動物都能吃掉。而且,當凶猛的肉食動物如豹子、豺等看到被它"圈"起來的動物時,也隻能在圈外徘徊,不敢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