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未雨綢繆,掌握生存的智慧(1 / 1)

在20世紀80年代,一位高中畢業下鄉插隊的女士頂替父職到了某企業工作,先後當過基層工人、車間調度、總公司辦公室收發兼檔案管理,她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後來,企業開始不景氣起來,很多單位已經開始進行機構改革與調整,大量的人員下崗。這位女士意識到,自己的單位肯定也要進行機構改革,裁減人員是早晚的事情。

而自己該怎麼辦呢?她意識到自己年齡大、學曆低,又沒有一技之長,下崗的威脅時刻纏繞著她。她思慮再三,決心進行自救,一定要在短期內掌握一技之長。

在平時的工作中,她經常幫打字員校對文稿,她發現那位打字員工作極不負責,不僅打字速度慢,而且問題很多,校對後還要耗時修改,工作效率很低。公司裏的幾位老總早就對他不滿了。如果將來機構改革,裁減人員的話,打字員遲早要被辭退的。

於是,這位女士利用空閑時間苦練電腦打字技術。當時的她已經40多歲了,重新開始接觸電腦這個新生事物,確實很不容易。經過大半年的刻苦練習,她的錄入速度提高到每分鍾60字,而且工作認真,準確率相當高,幾乎可以免除校對了。她還掌握了文稿排版的知識,排出來的文稿美觀大方,文字擺放疏密有致,令人讚不絕口。

不久,機構果然進行精簡,一位學檔案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接替了她的工作,她則被聘為辦公室打字員,而那位比她年輕得多的前任打字員則無可奈何地下了崗。

心靈小窗人都是有惰性的,在安逸的環境下,往往不思進取,沒有危機意識。

在現代社會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眼光要放長遠些,學會未雨綢繆,多掌握一些生存的技能和智慧。這樣,未來便會多幾分機會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