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成妖?”
謝老道士聽言,嘴邊胡子一抖,瞳孔猛然一縮,眼神驚然。
連那叫苦生的少年道士,也微張嘴,看了過來。
“靈氣複蘇,萬物有靈,道佛正起,鬼怪現世,百獸成妖,這世間不知正在發生多少我們還不知曉的奇妙之事,坐看罷了,道友,倒不必太過驚訝。”
江白眸子從遠山收回,笑了笑,有幾分雲淡風輕。
人言觀身,謝老道士此時眉眼打量著江白,深深看了一眼。
他突然從眼前的江白身上感受到一股不清道不明的玄妙。
眼前的青年,似有種坐看風雲起的風輕雲淡,又有種任爾東南西北風的肆意灑脫。
對方年紀輕輕,卻有這種心境,謝老道自認還達不到。
一時微微恍惚,覺得此人不簡單。
他心裏有些驚疑,卻沒問,眉眼一彎,爽朗一笑道:
“哈哈,江道友心境通明,貧道受教了,那就如你所,咱們等著看就是了。”
此話完,老道士覺得心中鬱雜疑惑少了許多,眉眼都精神了些。
不知不覺中,連他也不知道,自己的修行心境提升了一個層次。
佛家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一個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是一個境界。
謝老道士心惑於靈氣複蘇後的諸多古怪,卻在江白的隻言片語中得到了點撥。
獨自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
道在言,道千萬,千變萬化,明白了就是悟了。
山道上,江白眉眼微眯,帶著絲絲笑意。
“請吧!”
三人繼續上山。
三人是修行中人,腳力比尋常人要快些,走著山野徑,七繞八轉,大約又花了半個時。
最後到了一處鍾地之靈秀的峰頂,一處高門大殿隱露巍峨莊嚴之象。
“此處是仙岩極頂,那便是師道的兜率宮了,這山大路被封了,外人如今是進不來的。”
謝老道士遙望著那處巍峨莊嚴的大殿,給江白介紹道。
江白順著方向望去,看見那兜率宮,眼中頗有異彩。
這兜率宮坐西朝東,五進而起,就跟粗大石柱鼎立,支撐著屋麵,取數有九五之尊之威嚴。
大殿高六七丈,威勢高大,彤壁朱扉,重簷丹盈,上覆灰色琉璃瓦,四周有花崗岩護欄,甚是莊嚴。
“江道友,這兜率宮如今是師道的閉山門庭,當年建在這裏,不光是此間山水景色,更是蘊含地靈秀,道法奧妙在裏麵……”
謝老道士唇口張合間,眉宇間頗有些自豪之色,給江白介紹這兜率宮其中蘊含的祖先異事與風水奧妙。
如兜率宮正殿供奉的是道家祖師老子之像,像高1米,以應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家法言,其中也供奉著曆代師道祖師之像,是師道中人曆來舉行重大祭祀與法典的門庭所在。
而兜率宮外的景色與山水地勢也頗有考究。
從仙岩極頂眺望山間,山水靈秀之色讓人讚歎。當年三十代師張繼先,曾在此觀賞美景,寫下了“一條澗水琉璃合,萬疊雲山紫翠堆“。
以“雄獅回頭“峰為界以南,群峰森立,做奔馳騰狀,叫“百鳳朝陽“組峰;以北,七峰並峙,真指長北鬥,為“七星拱鬥“組峰。
合起組成七星拱鬥,百鳳朝陽的絕佳地風水之勢。
江白聽著謝老道士的娓娓道來,眉眼四處打量著此處山水,心中暗歎,果然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也難怪師道門庭建在這裏。
三人順著石階路,往巍峨莊嚴的兜率宮而去,其間,謝老道士著,江白聽著。
初陽東方朝起,浮雲從山間飄過,清風徐徐風吹來,俯瞰眼前山水,側觀身後的宮觀,三人仿置身於仙山瓊閣中,真是不盡滄桑,問何處是人間福地;無窮錦繡,看此中有世外桃源。
拾階而上,三人到了兜率宮外。
站在龐大的殿門前,才真切感覺到一處道家祖庭的威嚴。
大殿門前,有兩個眉清目秀,穿著青衣的道童待在那兒。
“幾位居士可是來參加我師道入山禮?”
其中一個道童見了三人,很有禮節地微彎身,行了一禮,問道。
因為他看到了少年道士手中提著的黑壇。
聲音稚嫩,卻有禮有節,不似尋常人家八九歲的童。
從中可管中窺豹,見識真正師道的一些風采。
“道士,這是我家徒兒的入山禮,生辰八字,師承法旨都在上麵。”
謝老道士看著眼前的道童,眉眼淡笑,指著黑壇道。
“幾位請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