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趕緊寫信,告訴李通,廬江北四縣的防守,不論有多艱苦,堅決不能後撤。不僅如此,陳科還要求李通向北進一步,將防線沿淮水布防,從芍湖一直布防到大別山。至於南逃的汝南百姓,需要進行仔細甄別,甄別好的百姓,護送到合肥,再南遷到丹陽郡。
張猛對陳科的進一步布防,感到費解,陳科不得不向張猛解釋,南方少馬,建立水軍,沿淮河布防,結合淮河南岸的步軍,是守備合肥的最佳辦法。一提到馬,張猛的頭也變得大起來,畢竟對水軍不懂,張猛也就不再吭聲。
合肥的鄧合,送來書函,信中說,已經在丹陽郡找到不少出過海的水手,也找到不少造海船的工匠,詢問陳科,是否開始動工,建造出海的船隻。
陳科看了鄧合的來信,和張猛仔細商量了一下,最終確定,目前以內江防務為主,應建造內江船隻,至於出海的船隻,等將來的經濟實力足夠時,再行考慮。
合肥的獨孤卑,送來書函,函件中說,鎮壓了六安縣的一次暴亂,斬首黃驤餘孽八千餘人。在函件的最後,獨孤卑特意提到,壽春的陳溫,從南逃的汝南百姓中,增招了上萬流民,陳溫的兵力,已經達到四萬人。與此同時,廬江的陸康,也從南逃的汝南百姓中,增招流民上萬,廬江陸康的兵力,也達到兩萬人。因為軍伍擴大了一倍,陸康已經來函表示,無法像過去那樣,繼續提供箭支糧草。
“都在增兵,侯爺,您看……”張猛看完獨孤卑的信函後,詢問陳科,
陳科反問張猛一句,“流民訓練成兵士,上戰場,需要多少時間?”
“訓練得法的話,三個月,就可以上戰場!若要講效果,最好是一年後。”
“若配備全套步弓兵裝備,你覺得,以壽春、廬江的經濟實力,他們辦的到麼?”
張猛搖了搖頭,想了想,才說道,
“用來守備還可以,用來進攻,沒有辦法配備那麼多的裝備。”
“那就是了!他們的目的是守土,不是擴疆。隻要他兩不招惹我,無所謂!”
“可日後,若陳溫與我軍不睦,我軍如何攻打陳溫呢?”
“這可沒什麼好辦法!咱們現在還是幹好手頭的事情吧!將來的事情,將來說吧!”
張猛一笑,說道,“要不,派人過去策反?”
陳科突然對張猛神秘的一笑,不再言語。
張猛看著陳科的表情,恍然大悟,也不再吭聲,隻是一個勁的點頭,看著陳科笑。
等陳科率軍抵達宛陵時,魯肅送來信函,函件中稟報,已經重新組建丹陽北九縣的丹陽降軍,大約一萬三千餘人,已經開始水軍訓練。函件最後,魯肅詢問陳科,是否將合肥來的五千兵增援陳科?對最近實行的政令,是否有疑義?
陳科和張猛琢磨了半天,覺得,應該將那五千丹陽兵,調來曆練,若一支軍伍總不打仗,肯定會變朽的。對於魯肅實施的,和自行頒布的政令,陳科隻給了二個字的評語——繼續!
……
先期來宛陵城的周泰和蔣欽,在周昕對宛陵實行封鎖以前,都順利的進了城。一進城,周泰就找到了宛陵的老友,將所有的家兵,分批分批的,安全的轉移進宛陵。
周泰和蔣欽兩人,在城裏左等,陳科不來;右等,卻聽說,魯肅已經攻占了丹陽各縣。兩人驚訝不已,看來,攻占丹陽郡的首功,肯定輪不到自己了,得趕緊想辦法,立個次功,也是好的。
於是,周泰蔣欽倆人,跟著朋友,天天在宛城裏四處轉悠,查看地形,查看宛陵軍力配備情況。等周泰對城內的軍防,全部摸透,陳科終於率大軍趕到了宛陵城。
陳科駐紮到宛陵城外,並沒有急著攻城,隻派弩騎營的將官,圍著城池,向城內放箭。箭上,綁上魯肅新發布的政令,和張猛發布的釋免令。陳科希望,這種做法,能夠瓦解守城兵士的軍心。
陳科的意外手段,讓宛陵城內的周昕恐懼萬分,原本,新增招的兵士,就軍心不穩,加上各縣紛紛叛變,兵士或多或少,都知道了些。加上陳科采用的攻心戰法,說不準,不曉得哪一天,守城的兵士,就開了城門。
不得已,周昕將守城的兵將全部換了崗,將自己的親兵,全部派了上去。周昕又頒發了緊急通告,若有拾信不上交者,一律按通敵處理。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加派了巡防隊,專門負責拾揀城外射來的攻心箭。
周昕派人拾揀攻心箭,城外的陳科並不在乎,那是肯定的。不過,周昕這一招,急壞了城內的周泰。周泰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將宛陵城內的情況,通報給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