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亂 (一)(1 / 2)

天佑三年八月,北魏各路軍馬齊聚征南行營駐地信陽,號稱二百萬大軍。內中包括朝廷金吾衛軍團及整合後的各軍殘部四十萬,北魔十三部援軍五十萬,北魏東平軍即孟聚部十萬,另有民夫輔兵無數。

一時間,信陽城內外遍布兵馬,天下眼光盡皆看向此地,北魏和南唐的終極一戰一觸即發,聖武大帝孟聚的五年鏖戰史就此拉開序幕,後世史學家一般認為這一段時期為“南北合融”的誘因,而在南北合融的前期更有讓華夏大地一片縞素的“五胡亂華”。

這日,信陽東平軍駐地內,孟聚正和呂六樓李赤眉等人會商朝廷即將下達的進軍路線及一幹相關事宜。

“六樓,你看這場戰事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孟聚沉悶著聲音,自打從江都回來後,他便再沒展露過一次笑臉。

“王爺,末將認為雖有百萬大軍聚集一處,但決戰一旦打響,也會速戰速決,否則無論南朝還是我朝都無法保證後勤能正常供給。”呂六樓一如既往的恭謹,自孟聚受封北王後,他越發的小心起來,在公開場合更加顯現一個下屬的謹小慎微。

“嗯,言之有理,你們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孟聚顯然是心不在焉,這一刻,他不由得再次想起江海的好了,如果他在這裏,肯定會知道自己的言外之意是指戰後蛋糕的分配並快速給出自己的建議。可眼前這幫軍漢勇武有餘,卻在人心掌控和政治上毫無天賦。

“稟王爺,末將另有高見。”一個粗豪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嗯,這麼自信,還毫不謙虛的說是高見。”孟聚低垂的眼睛不由一亮,心裏暗道有戲,忙循著聲音去找說話的人。隻是目光一觸及對方,嘴角不由得抽搐了兩下,卻又不好打擊部將的信心,隻得掉轉頭說道:“虎子啊,既是高見,你何不快些說出來,藏藏掖掖可不是你的性格。”

“咦,王爺,你這是什麼表情,這可是文先生臨行前特地囑咐我的。”王虎挺胸抬頭,繼續磨嘴皮。

這邊王虎唾沫星子四處橫濺,帳內諸將可就有苦受啦,但又沒有他無所顧忌的膽子,敢在孟聚麵前沒有正形。但這些人不敢,卻不代表所有人不敢。於是乎,一員虎將甕聲甕氣的開口說道:“得了吧,虎子,別人不知道你,但俺老徐可不含糊,咱倆是半斤對八兩,都是肚裏沒貨的主,就別吃著大蒜裝大頭啦。”

“我呸,好你個小傑子,俺可是有文先生麵授機宜,你敢不服?”王虎頤指氣使的說道。

“來來來,玉將軍,求你教我寫一下王字。”徐浩傑懶洋洋的回了一句。他話聲剛落,營帳內頓時傳出一片哄笑聲。

徐浩傑叫王虎為玉將軍這裏麵倒是有個典故,原來前些日子朝廷封賞孟聚時順便封了他帳下諸將。按規矩,朝廷但有恩賞,受賞人都得在受賞後上一道謝恩奏折,王虎便是在寫這奏折落款時把王字寫成玉字了。當時慕容破在朝堂看了之後,還奇怪的問了孟聚一句:“玉這個姓倒是挺少見的,莫不是胡姓漢化的?看來這裏麵有故事”

自這以後,東平軍一幹將領私底下便拿這事取笑王虎。偏偏這貨還恬不知恥,每每被人拿這事說笑,他便非常配合十分得意的拿慕容破的話來炫耀:“俺老王可是有故事的男人。”

一般在這種時候,徐浩傑若在邊上,總是不忘補刀:“嗯嗯嗯,俺還知道是金口玉封。”

果然,王虎不負眾望,再次原話搬出:“嫉妒了吧,俺老王可是有故事的男人。”說完之後他又搖頭晃腦的加了一句:“王爺,你也看到了吧,這班軍漢都是粗人,咱軍國大事多文雅,所謂法不傳六耳,要不還是屏退這班子長舌婦,以免流傳出去貽誤軍機。”

見王虎連屏退左右這種話都說出來了,孟聚也估摸著文先生指不定真有話讓王虎轉告。當下,他重斂神色,說道:“虎子別說混帳話,文先生有何妙計?”

至於讓諸將退出營帳的話孟聚一個字也沒提,開玩笑,東平軍的將領早打上了他的烙印,與自己是一榮俱榮的關係,誰敢把軍國大事私傳出去自毀前程?

關於這一點,別看王虎魯莽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所以他也不再賣關子,說道:“文先生說若戰事結束,王爺得向皇上請調率部去往隴右上吐蕃,他會在川蜀與你會合。”

“隴右,川蜀.‘聞言,孟聚眼中精光一閃,喃喃說道:“文先生懂我啊。”

聽了王虎的話,孟聚立刻就明白文先生已經猜出自己的心思是伐唐為葉迦南報仇,肯定不會止步於北魏朝廷僅收複舊土重定疆域的戰略。所以,在看出自己的打算後,文先生便提前謀劃行軍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