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是森林中樹木的醫生,它們會及時的發現生了蟲的樹木,給它們捉蟲治病,同時這些討厭的害蟲也是啄木鳥食物的主要來源。

世界上有啄木鳥200多種,我國有大約20多種。啄木鳥屬於鳥綱,是形目鳥類通稱,是重要的森林益鳥。分布極為廣泛,大多數地區都能見到。

在寂靜的山林裏,我們經常會聽到“篤……篤”的聲音,然後會看到一隻啄木鳥攀在樹幹上,用它的喙叩敲著樹木。這正是啄木鳥在捕捉森林害蟲,為樹林“治病”。

“森林醫生”啄木鳥

啄木鳥的身體結構比較特殊,適合於捕捉隱藏在樹木中的害蟲。它的喙成鑿狀,舌頭極長,舌端有鉤,而且能森林保衛者啄木鳥再快的啄木速度也不會頭疼伸出口外甚遠。尾巴呈楔狀,羽毛硬而富於彈性,足較短,趾兩兩相對,趾有銳爪,特別適於攀緣在樹上。平時可以用銳爪緊緊抓住樹木,堅硬的尾巴像個支柱,使身體保持平衡,啄木鳥的特殊舌和爪又能幫助支撐體重,這樣能夠靈巧地沿著樹幹快速移動,同時還能跳躍。它那堅硬的長喙,通過敲擊樹林作聲,可以準確地尋找蛀蟲,一旦發現樹內有蟲,即啄破樹皮,以舌探入,連粘帶勾,取出害蟲吞下。

啄木鳥的食量很大,一口氣可以吞下900條甲蟲的幼蟲或1000隻螞蟻,而且食類廣泛,毛蟲、甲蟲、天牛、天蛾和蟲繭來者不拒。一對啄木鳥就能“保衛”數十畝樹木免受蟲害。

動物學家曾精確研究過啄木鳥覓食的行為,發現它們啄木的頻率達到每秒15~16次,頭部向前運動的速度幾乎是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的2倍,比衝鋒槍發射子彈的速度還要快得多,相當於每小時越過2092公裏。科學家們經計算得出,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啄木鳥頭部所承受的衝擊力等於它所受重力的1000倍,相當於太空人乘火箭起飛時所受壓力的250多倍。

啄木鳥啄木時,在如此大的衝擊力作用下,為什麼腦部從來不會受損傷,也不會產生頭痛症呢?動物學家對啄木鳥的頭部進行解剖時找到了答案,原來啄木鳥的頭骨十分堅固,並在大腦的周圍有一層海綿狀骨骼,裏麵充滿了液體,在它的腦骨外的肌肉特別發達且能夠消減震動,啄木鳥的頭頸部的肌肉配合得天衣無縫,不會產生一點誤差,因此它在啄木運動時喙與頭部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盡管啄木鳥每天啄木達1.2萬次,它的頭部不會受到任何損傷。假如啄木鳥在啄木時頭部稍微一歪,這個旋轉動作加上衝擊力,就會損傷腦部,但事實上是不會出現的。

科學家們從啄木鳥的頭部結構中得到了啟示,在設計安全頭盔時,更先進的減震頭盔盔頂又堅又薄,在內部填充了堅固輕便的海綿狀材料外,還裝上一個保護領圈,由於頭部保持直線向前,不產生轉動,就可保證平安,所以這種頭盔比一般防護帽安全得多。除此之外在精密物品的包裝運輸時,也常使用一些海綿狀的減震填充材料。

啄木鳥啄木的頻率那麼快而不會腦震蕩,它們有什麼絕招呢?

答:啄木鳥的頭骨十分堅固,並在大腦的周圍有一層海綿狀骨骼,裏麵充滿了液體,在它的腦骨外的肌肉特別發達能夠消減震動;再加上啄木鳥頭頸部的肌肉配合的很好,因此不會腦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