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一夜風雪入長安(2 / 2)

簡簡單單幾句話,讓一幹官員好不驚駭。不想羅彥先前饒有深意的一句話,居然是應在了這裏。

將聖旨交到楊瑞手中,李孝恭這才朝著羅彥道:“這件事情在京中鬧的很大啊。誠國公這會兒不知還有沒有心思,請我大吃一頓呢。”

“哈哈,下大雨,趙郡王便是想這個時候帶羅某回京,隻怕也多有不便。若是趙郡王不嫌旅途勞頓,這會兒咱們便到後衙繼續將方才的飲宴。”

羅彥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所以即便是自己此時已經不再是益州刺史,依舊很是豁達地朝著李孝恭回答。

此行前來,李世民專門將李孝恭叫到太極宮,囑咐了很多事情。羅彥手持金令,能夠調動益州所有的兵馬,李世民不得不擔心。

之所以讓李孝恭前來,也是存了以防萬一的心思。

大唐建國的時候,李孝恭可是統領著整個南方地區的兵馬。如今益州威節諸君的不少主將,還是李孝恭當年的下屬。真要是羅彥有什麼別樣的心思,也可以讓李孝恭震懾全局。

所以從方才宣旨的時候,李孝恭便一直在觀察羅彥的神情。

如果羅彥會露出不滿啊之類的情緒,其實李孝恭反而很好理解。偏生這位就像是沒事人一樣,聖旨宣讀過了,還是一副該吃吃該喝喝的樣子。

要李孝恭不忌憚,那是不可能的。

羅彥看著李孝恭有些出神的樣子,嘴角含著笑,很是開朗地道:“今日備著的酒菜,必須要當即吃完,放到明,就失了原本的滋味。正好乘著大家都在,就當是給趙郡王的接風宴,也是我的離別宴。如此以來,倒是省了不少的囉嗦。”

完這句話,羅彥便不再等待還一臉納悶的李孝恭,率先往後衙走去。

聽著羅彥一番解釋,李孝恭暫時放下了心中的戒備,緊隨其後。而益州的一幹官員,都有些懵逼地看著手持聖旨的楊瑞。現在是這位在主事,到底跟不跟羅彥進去,還得這位話才行。

能夠暫時掌管益州事務,楊瑞其實心中也有些驚喜。不過看到官員們一個個看著自己,趕緊將欣喜收起來,很是深沉地道:“看什麼看,還不跟著羅刺史進去。”

他可沒有這些人這麼短視,以為羅彥此去便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聯想之前羅彥的等了兩個月,楊瑞很清楚這件事情早就在羅彥的預料之中。

何況,山蠻被悉數招撫,即便羅彥有過,那也是功過相抵。

楊瑞看著這些智商還有待提高的下屬,很是無可奈何地搖搖頭,歎口氣,這才往後衙走去。

似是賓主盡歡的一場火鍋宴,就此重新拉開了序幕。

而飲宴之後,羅彥便成了戴罪之身。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羅彥便被請到了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上,跟隨在李孝恭的馬車後,在益州一幹官員的目視中,緩緩地離開了成都府城。

拜別了南方的冬雨,便是連一句離別的話都來不及。除了刺史府的官員,更是連一個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一路輾轉向北。

為期一個月,雨水漸漸變成了雪花,空也從灰色轉為藍色。馬車中的炭火換了一次又一次。終於,巍峨的長安城進入了羅彥的視線。

馬車外的李孝恭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真的,押送羅彥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沿途不僅要保密,還得讓人將羅彥伺候好。他雖然有事沒事還跟羅彥一起聊,但出來不怕別人笑話,沒有了官職的羅彥,李孝恭站在他麵前,反而感覺自己是一個孩子一樣。

可是,他今年已經早就快五十的人了。足足比羅彥要大上接近二十歲。

“哈哈,終於到了。誠國公,這回不僅是你,我也總算是解脫了。”朝著羅彥這句話的時候,李孝恭是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這些和羅彥閑聊,讓他進一步認識到,眼前這個青年,絕對不能等閑視之。

“是啊。還真別,趙郡王有沒有解脫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覺得,總算能夠好好的在一處房子裏呼呼大睡了。這馬車一路搖搖晃晃,簡直難受死了。”

羅彥接著李孝恭的話茬,沒有出什麼高深莫測的話來,反而對於座下的馬車,有些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