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我們必須看的幾部書籍(2 / 2)

紙船——寄母親冰心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拋下在海裏。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裏,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疊著,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親,倘若你夢中看到一隻很小的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這首詩是冰心1923年出國留學途中在海上寫的。當時詩人麵朝大海,以赤子之心,寫下了盛滿思念的《紙船》。從孩提到成人,詩人從未離開過母親的愛撫和關照,如今孑然一身、遠涉重洋去異國求學,詩人對溫暖的家和母親實在難以割舍。在詩中,詩人想借“紙船”遙寄自己對母親的眷戀,親切自然地創造出一種夢幻似的悱惻詩境,令人為之心動。在離開家的時候,也試著寫首這樣的小詩,來感動自己、感動父母吧。

鄉愁餘光中,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餘光中先生的這首詩有很深廣的內蘊,質樸真摯的文字很容易滲透進讀者的內心。第三小節那句“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曾讓幾多遊子潸然淚下。對故鄉的思念很大一部分就是對父母、對親人的思念。這首小詩把“鄉愁”的諸多滋味表現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

“孝親”是中國人的傳統,穿越曆史雲煙,這份情懷一直在文人筆下汩汩流淌著。“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孟郊的這首寫在唐代的詩依然能打動我們。打開一本書,品味一顆心,感動於一份曆久彌新的情懷,那就是——感恩。

在光和影的世界體驗親情的另一種滋味,在深深的觸動裏回望自己的來路:成長的季節冷暖交替,隻有父母注視我的目光,是我生命中永恒的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