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把握好自己生命的舵——讓自己平安,讓父母放心(1 / 2)

一位作家這樣寫到自己的母親:母親病愈後消瘦了許多,但她出院的第二天就早早起來,在院子裏伸腿彎腰,做自己編出來的早操。當時正是冬天,外麵很冷,“我”勸她進來,母親不肯,她說:“趁我還能動趕緊鍛煉,省得以後給你們添麻煩。”這就是母親,她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孩子。天下的父母都這樣,他們把生命的意義看得直接而明了,就是“為了孩子”。生命不僅屬於自己,我們和父母的生命是彼此交融的,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年邁的母親為不給子女添麻煩而鍛煉身體,我們也應該為了不讓父母操心和傷心,努力管好我們自己。讓自己平安,就是對父母最好的感恩。管好自己,首先要有個好身體。孩子是父母的連心肉,任何一種傷痛,隻要是在孩子身上,就會疼在父母心裏。為了讓他們放心,在生活中,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安全,學會照顧自己。過馬路時不要闖紅燈,不要騎著自行車一路狂奔,不要為了保持身材就不吃飯,不要為了追求個性和時尚拒絕父母遞過來的外套,更不能為了逞一時豪情去做危險的事。如果你有過離家的經曆,一定記得父母在電話裏每次都叮囑的這些話:吃好點,注意身體,照顧好自己,別太累了。我們平安是對他們的牽掛之心的最好報答,所以,多把父母的牽掛放在心上,明白生命不僅屬於自己,就會少一些魯莽,多一些成長。除了健康的身體,還要有健康的思想。父母們不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多麼有成就,但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好人。我們要有一雙能分辨善惡的眼睛,有一顆堅強的心,抵禦擋在我們麵前的種種不良誘惑;有一個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來指導自己的行為。不做壞事,盡量避免做錯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平安才能有保障。試想一個從小到大總是犯錯誤的孩子,離開家以後父母怎麼能放心呢?

有個男孩,他在上初中時學會了抽煙,經常放學後不回家,和幾個同學在公園的角落裏邊抽煙邊聊天。一天很晚了他還在外麵,焦急的父親出來找他,正看到他點燃一支煙往嘴裏送的一幕。男孩當時驚呆了,準備挨父親的一頓痛打,但父親隻是嚴肅地看著他,他從父親的眼神裏看到了心痛和悲傷,那目光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他。父親說:“你見到我兒子了嗎?如果見到替我告訴他,他的父親在家裏等他。”然後轉身走了。男孩愣了很久,突然對同學說:“我要回家了,我爸爸在家等我呢。”我們的父母也在家裏等著我們,牽掛著我們。所以,把握好自己,不要讓父母為你擔心。在生活中處理好自己的事,讓父母相信你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把握好自己生命的舵,不要傷害最愛你的人。未接來電上大學是他第一次出遠門,因為太遠了,由南向北要幾天的路程,所以他沒讓父母去送他。他說自己已經長大了,會照顧自己,另外還和幾個同學一起走,不會有事。在他的勸說下,父母終於不再堅持,但臨走時還是千叮嚀萬囑咐。好不容易上了車,把行李放好,幾個大男生的話匣子就拉開了。他們猜想著自己要去的學校,描述著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好像夢想就在他們前麵,一伸手就能抓住似的。想到以後的生活完全由自己主宰了,那種激動也讓他們難以安靜下來。一整天,他們都是在極度興奮的狀態下度過的。窗外的景物漸漸變得模糊,車廂裏的燈亮了。長時間的興奮讓他們忽然感到疲勞。“你們聊,我先和周公他老人家敘敘舊。”最先閉上眼的同伴喃喃地說。這時車廂裏也安靜下來。他一直沒聽見手機響,順手掏出來一看:“呀!這麼多未接來電,我怎麼沒聽見?”他大叫。那個閉上眼的同學還沒來得及和周公握手就被他吵醒了,不滿地說:“喊什麼呀?我剛……”不等同學說完,他又說:“23個未接來電,都是家裏的號碼,不會有什麼事吧?”他的心裏開始打鼓,大家也都愣了,這時電話又響了,他急忙按下接聽鍵:“喂,媽,家裏有事嗎?”他迫不及待地問。“家裏沒事,你怎麼一直不接電話?快把我們急死了。”“車廂裏太吵,沒聽見。真的沒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