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換一種說法讓世界變樣(2 / 3)

幾天沒有出門,偶然涉足郊野,眼前竟換了一個新鮮的世界。到處怒綻著紅紫,到處隱現著虹光,到處悠揚著悅耳的鳥聲,到處飄蕩著迷人的香氣。蔚藍天上,桃色的雲,徐徐伸著懶腰,似乎春眠未足,還帶著惺忪的睡態。流水卻瞧不過這小姐腔,他泛著瀲灩的霓彩,唱著響亮的新歌,頭也不回地奔赴巨川,奔赴大海……春是爛漫的,春是永遠地向著充實和完成的路上走的。

春光如海,古人的比喻多妙,多恰當。隻有海,才可以形容出春的飽和,春的浩瀚,春的磅礴洋溢,春的澎湃如潮的活力與生意。

春在工作,忙碌地工作,他要預備夏的壯盛,秋的豐饒,冬的休息,不工作又怎麼辦?但春一麵在工作,一麵也在遊戲,春是快樂的。

春不像夏的沉鬱,秋的肅穆,冬的死寂,他是一味活潑,一味熱狂,一味生長與發展,春是年青的。

當一個十四五歲或十七八歲的健美青年向你走來,先有爽朗新鮮之氣迎麵而至。正如睡過一夜之後,打開窗戶,冷峭的曉風給你帶來的那一股沁心的微涼和蔥蘢的佳色。他給你的印象是爽直、純潔、豪華、富麗。他是初升的太陽,他是才發源的長河,他是能燃燒世界也能燃燒自己的一團烈火,他是目射神光、長嘯生風的初下山時的乳虎,他是奮鬣揚蹄、控製不住的新駒。他也是熱情的化身,幻想的泉源,野心的出發點,他是無窮的無窮,他是希望的希望。嗬!青年,可愛的青年,可羨慕的青年!

青年是透明的,身與心都是透明的。嫩而薄的皮膚之下,好像可以看出鮮紅血液的運行,這就形成他或她容顏之春花的嬌,朝霞的豔。所謂“吹彈得破”,的確叫人有這樣的擔心。忘記哪一位西洋作家有“水晶的笑”的話,一位年輕女郎嫣然微笑時,那一雙明亮的雙瞳,那兩行粲然如玉的牙齒,那唇角邊兩顆輕圓的笑渦,你能否認這“水晶的笑”四字的意義麼?

青年是永遠清潔的,為了愛整齊的觀念特強,青年對於身體,當然時時拂拭,刻刻注意。然而青年身體裏似乎天然有一種排除塵垢的力,正像天鵝羽毛之潔白,並非由於洗濯而來。又似乎古印度人想像中三十二天的天人,自然鮮潔如出水蓮花,一塵不染。等到頭上華萎,五官垢出,腋下汗流,身上那件光華奪目的寶衣也積了灰塵時,他的壽命就快告終了。

青年最富於愛美心,衣履的講究,頭發顏臉的塗澤,每天費許多光陰於鏡裏的徘徊顧影,追逐銀幕和時裝鋪新奇的服裝的熱心,往往叫我們難以了解,或成了可憐憫的嘲諷。無論如何貧寒的家庭,若有一點顏色,定然聚集於女郎身上。這就是碧玉雖出自小家,而仍然不失其為碧玉的秘密。

但是,青年之最可愛的還是他身體裏那股淋漓元氣,換言之,就是那股愈汲愈多,愈用愈出的精力。所謂“青年的液汁”(Lasévedelajeunesse)這真是個不舍晝夜滾滾其來的源泉,它流轉於你的血脈,充盈於你的四肢,泛濫於你的全身,永遠要求向上,永遠要求向外發展。它可以使你造成博學,習成絕技,創造驚天動地的事業。青年是世界上的王,它便是青年王國所擁有的一切財富。

春是四季裏的良辰,青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是春天,就該鳥語花香,風和日麗,但霪雨連綿,接連三四十日之久,氣候寒冷得像嚴冬,等到放晴時,則九十春光,闌珊已盡,這樣的春天豈非常有?同樣,幼年多病,從藥爐茶鼎間逝去了寂寂的韶華;父母早亡,養育於不關痛癢者之手,像牆角的草,得不著陽光的溫煦,雨露的滋潤;生於寒苦之家,半饑半飽地挨著日子,既無好營養,又受不著好教育,這種不幸的青年,又何嚐不多?咳,這也是春天,這也是青年!

青年總是糊塗的,無經驗的。以讀書研究而論,他們往往不知門徑與方法,浪費精神氣力而所得無多。又血氣正盛、嗜欲的拘牽、情欲的纏糾、衝動的驅策、野心的引誘,使他們陷於空想、狂熱、苦惱、追求以及一切煩悶之中,如蒼蠅之落於蛛網,愈掙紮則縛束愈緊。其甚者從此趨於墮落之途,及其覺悟則已老大徒悲了。若能以中年人的明智,老年人的淡泊,控製青年的精力,使它向正當的道路上發展,則青年的前途,豈不更遠大,而其成功豈不更快呢?

【技巧啟示】:以排比的句式列舉比喻+善於舉一反三的推想

【非技巧啟示】:隻有將世界裝於心中才能讓比喻的事物不限於某一類

編者按:最難意表的就是聽覺,然而作者卻用高妙的比喻,將我們帶回到說書現場,或寂靜,或緊張,或興奮……

正在熱鬧哄哄的時節,隻見那後台裏又出來了一位姑娘,年紀約十八九歲,裝束與前一個毫無分別,瓜子臉兒,白淨麵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隻覺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後麵,把梨花簡了當了幾聲,煞是奇怪,隻是兩片頑鐵,到她手裏,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將鼓槌子輕輕地點了兩下,方抬起頭來,向台下一盼。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裏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一顧一看,連那坐在遠遠牆角子裏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就這一眼,滿園子裏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掉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隻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髒六腑裏,像熨鬥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哪知她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囀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麵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裏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後,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地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鍾之久,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她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哪一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台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選自劉鶚《老殘遊記》,本文有刪節)

【技巧啟示】:用比喻描述抽象的感覺

【非技巧啟示】:聯想是妙用比喻的第一要義

實例一2006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作文題

題目:讓_______走進心靈

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如:“善良”、“勇敢”、“快樂”、“感恩”、“春天”、“音樂”、“明月清風”、“崇高的精神”、“燦爛的陽光”等(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填寫其他詞語),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

【比喻之特色】:運用“事物譬喻法”開篇,把諒解比喻成春風、清茶等,使抽象概念變得親切可感;靈活運用比喻的排比句,避免了“過多排比句容易令人厭倦”的情況

諒解是二月裏的春風,融化了心靈的冰封;諒解是一杯清茶,衝淡了痛苦的回憶;諒解是一劑良藥,醫治了內心的創傷。諒解是東方魚肚白時擊碎黑暗的第一縷陽光;諒解是幹涸的大地渴望已久的甘甜的雨露;諒解是流過心田洗滌心靈的汩汩清泉。

鋪路者,填土於溝壑,鏟平其坎坷,方便一方之人;諒解者,易位而思,化幹戈為玉帛,視仇恨而為友好,方便人我,方便人類社會,故曰諒解如鋪路。正是太陽諒解了白雲的遮掩,白雲才將天空裝點得如此美麗;正是山岩諒解種子萌發時的肆意張狂,迎客鬆才昭然出現在我們麵前。冰雪諒解了春風,便有了繁花似錦的明媚春日;陽光諒解了細雨,便有了乍雨乍晴的纏綿夏日;烈日諒解了秋風,便有了五穀豐登的恬淡秋日;楓葉諒解了冬雪,便有了銀裝素裹的寒冷冬日。

因為有了冬的諒解,生命才足以在“枯枝發新芽”中延續;因為有了春的諒解,歡快的角落裏才會湧動著金黃色鬱金香的花潮;因為有了夏的諒解,葉兒才能伴著颯颯秋風在空中舞動出優美的曲線;因為有了秋的諒解,才會誕生出一個玉潔冰清的天地。

諒解是齊桓公令管仲為相開啟齊楚霸業的寬容之心,是李世民重用魏征開創貞觀之治的胸襟,是康熙任命於成龍繼續治水的大度,是毛澤東在失去愛子之後對彭德懷體諒的微笑。有了它,才有了夫妻之間“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纏綿悱惻;有了它,才有了朋友間“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從容與鎮定;有了它,才有了遊子“人在江北,心在江南”的思鄉情懷。倘若沒有韓信對使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屠夫的體諒,又怎會有曆史卷冊上韓信這一英名的萬古長青?

朋友,到美德的花園裏采一朵漂亮的諒解之花,送給那些傷害過你的人,諒解別人,釋放自己,用我們的真心撐起一片諒解的天空吧!

實例二2006年山東省濟寧市中考作文題

有的同學成績一向很好,可是因一次測試失手,於是懊惱、鬱悶、痛苦不堪。臨近中考,有的同學的成績卻提高很慢,於是焦慮、擔憂、寢食難安。成績不好,內心難免有挫折感。麵對挫折,調適心理的方法很多,但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建立起一種態度:坦然地麵對和勇敢地擔當。所謂麵對和擔當,就是當不可避免的挫折襲來時,去接受它,承擔起挫折帶來的壓力和打擊,把挫折化解掉。生活中沒有常勝將軍,你一定有過類似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