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本地商人爭辯道:“我怎麼會輸呢?我答應付一升東西,但沒有說給什麼呀!即使付一升金子或銀子,我還照樣賺錢呢!”
“如果他什麼都不要,隻要一升跳蚤,且一半公的,一半母的,你怎麼付給他呢?”
一聽這話,那本地商人無話可說了。隻見他難為情地說道:“我當時怎麼沒有想到這些呢?但願那個外地佬想不到提這樣的問題。”
打發走本地商人後,盲老人開始接待獨眼人。盲老人一聽事情經過,說:
“這次你輸定了。你們二人的眼睛都是藍色的,可以做個試驗:每人挖出一隻睛睛,稱它們的重量,若相等,說明對方弄瞎了你的眼睛;若不等則說明你說的話是假的。那個外地人若提這個問題,你該怎樣回答呢?”
獨眼人一聽,思忖道:“我還真沒想到這一點,他若提這個問題,就是贏了官司,也要全瞎了,而他隻不過才瞎一隻眼呀。”
獨眼人心神不定地走了之後,補鞋匠又過來了,對盲老人說:
“今天一個外地佬找我補鞋,我當時沒有收他的工錢。臨走時,他說明天來找我給我工錢,您說我明天該怎樣去找他要工錢呢?”
盲老人想了一會說道:“他既然說了這話,可任憑你開價,給你許多錢,但也可以一分不給,還要打你。”
補鞋匠有點想不通了,自己勞動所得,至少也要給點工錢。盲老人見對方不作聲,估計他不理解自己的話,又說道:“假如他不給你工錢,反而問你“國王戰勝了敵人,你高興嗎?”如果你說高興,他就一分錢不給你;如果你說不高興,他又會說你反對國王,說不定還要去國王那裏告你,到時你怎麼辦?”
補鞋匠一聽急了,知道定會必輸無疑,失望地走了。
輪到那個賭徒了。他將事情的經過敘述了一遍,忙問盲老人把握怎樣?
盲老人不留情麵地說:
“你認輸吧。假如他對你說“你要我喝海水,那你把海的嘴巴拿過來,讓我喝幾口吧。”你怎麼答複他呢?”賭徒沉吟半天,也想不出好計策。於是,他辭別盲老人,無精打彩地走了。
盲老人接待四個騙子的經過,全被商人聽到了。他牢記在心。那四人一走,他則又獨自溜回旅店。回去途中,他回味盲老人的話,認為他智慧絕倫,分析透徹完全掌握了對付騙子們的方法。他這一夜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天一亮,商人剛起床,賭徒就來了。二人一見麵,賭徒就要商人還清賭債,否則讓他去喝海水。商人自信地說:
“賭債沒有。如果你要我喝海水,就請你把海的嘴巴拿過來,我會喝的。”賭徒一聽,商人真是提這個問題,他無奈隻好自認倒黴,最後提出跟商人講和,賭徒答應賠償商人100個金幣。最後走人了事。
賭徒走後,補鞋匠跟著又來了。他進門就要商人滿足他的願望。商人冷靜地說:
“國王戰勝了敵人,你高興嗎?”
這時補鞋匠無言以對。他不想挨打、也不想打官司。隻得說:
“我當然高興了。”丟下補好的鞋子,知趣地走了。
接著獨眼人來了。他開口要商人賠他眼睛。商人很自然地說:
“既然如此,我們每人挖出一隻眼睛,稱一稱重量吧。”獨眼人一聽,急了,請求商人原諒他的無知,付給商人100個金幣後離去。
最後,本地商人上場了。他帶了一升金子和一升銀子,準備給商人。但商人偏偏提出要一升跳蚤,且一半公一半母。商人一聽,又傻了,他隻好把檀香木還給商人,並付給100個金幣作為賠償。
商人真是因禍得福,除要回自己檀香木外,還得了300個金幣。他高價賣了檀香木,拿著錢就回家了。
三齡童和混混兒的故事
以前,京城裏有一個混混兒,名揚四方。此人除了好吃懶做以外,就專門幹一些男盜女娼的事,左右鄰居都對他恨之入骨。有一天,他聽說另外一城市有一美貌女子,就一心想去把她弄到手。他簡單準備了一下,就動身了。
這個嬌媚女子是個有夫之婦,生有一個三歲的兒子。正巧此時,女人丈夫外出有事。混混兒一見女子如花似玉,就竭力讚美她。女人很高興並熱情招待了他,為他準備了吃的、喝的,而置兒子一旁於不顧。
女人冷落了兒子,他在一旁直哭。混混兒生氣地對女人說:
“這個孩子真討厭,隻懂得哭。”
一提兒子,女人就來勁了,說道:“他聰明無比,恐怕你未必勝過他。”
混混兒笑而不語。此時,女人做好了飯菜,請客人吃飯。兒子一見他們隻顧自己吃,便喊叫著要吃加奶油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