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雙方戰陣列就。陳勝向戰車旁一司馬下令:“給張賀說,先勸勸章邯老小子!他要死硬,俺便猛攻猛殺!”片刻之間,統兵大將張賀出馬陣前,遙遙高聲道:“章邯老將軍聽了!秦政苛暴,必不長久。你若能歸降張楚,我王封你諸侯王號!你若不識大局,叫你全軍覆沒!”對麵章邯蒼老的大笑聲隨風飄來:“陳勝張賀何其蠢也!秦政近年固有錯失,然也比你等盜寇大亂強出許多!老夫倒是勸爾等立即歸降大秦,老夫拚著性命,也力保你兩人免去滅族之罪,隻一人伏法便了!”
“張楚兄弟們,殺光秦軍!殺——!”
張賀大怒,舉起長戈連連大吼,戰車隆隆驅動,張楚軍便潮水般漫向秦軍大陣。與此同時,陳勝親率的呂臣蒼頭軍也是喊殺如潮,從正麵中央直陷敵陣。對麵秦軍大陣前,章邯對副將司馬欣與董翳一聲間斷叮囑,令旗向下一劈,陣前戰鼓長號齊鳴,秦軍立即排山倒海般發動了。章邯對兩位副將的叮囑是:司馬欣董翳率兩翼飛騎衝殺陳勝蒼頭軍,自己親率主力迎擊張賀軍。如此部署之下,秦軍兩支鐵騎立即飛出,從前方掠過自己的步卒重甲方陣,率先殺向陳勝蒼頭軍。鐵騎浪潮一過,重甲步兵方陣立即進發,整肅腳步如沉雷動地,鐵甲閃亮長矛如林,黑森森壓向遍野潮湧的張楚軍。
兩軍相遇,張楚軍未經片刻激戰搏殺,立即被分割開來。張賀的中軍護衛馬隊,也被衝得七零八落。張賀駕著戰車左衝右突,力圖向未被分割的後續主力靠攏。不意一陣箭雨飛來,張賀連中數箭,撲倒在了戰車上。張賀掙紮挺身,四野遙望,大喊一聲:“陳王!張賀不能事楚了!”遂拔出腰間長劍,猛然刺入了腹中……
陳勝親率的蒼頭軍騎兵居多,戰馬兵器也比張賀軍精良,再加呂臣異常剽悍,又有陳勝王親上戰陣,士氣戰心極盛,快速勇猛的特點便大見揮灑,一時竟與鐵騎糾纏起來。然則,未過半個時辰,相鄰張賀軍大肆潰退的敗象便彌漫開來,蒼頭軍眼看便要陷入四麵合圍之中。呂臣眼看張賀大旗已經倒下,立即率主力馬隊護衛著陳勝戰車死命突圍。陳勝高喊一聲:“向南入楚!不回陳城!”呂臣馬隊便颶風般殺出戰陣,向南飛馳逃亡了……章邯見陳勝蒼頭軍戰力尚在,立即下令司馬欣率三萬鐵騎尾追直下,務必黏住陳勝等待主力一舉殲滅。此時,章邯更為關注的是盡快占領陳城,便立即親率主力進入了張楚的這座僅僅占據了四個多月的都城。畢竟,向天下宣告張楚滅亡的最實際戰績,便是占領陳城,章邯不能有稍許輕忽。暮色時分,秦軍主力開進了陳城,城頭的張楚旗幟悉數被拔除,“秦”字大旗又高高飛揚了。從陳勝喪失陳城開始,這座楚國舊都便失去了戰國時期在政治經濟與軍事上的戰略重鎮意義,在歲月演變中漸漸變成了一座中原之地的尋常城邑。
陳勝在蒼頭軍護衛下一路向南,逃到汝陰才駐屯了下來。
淮北之地陳勝熟悉得多。這汝陰城是淮北要塞之一,東北連接城父要塞,東麵連接蘄縣要塞,正是當年項燕楚軍與李信王翦秦軍兩次血戰的大戰場。對於陳勝而言,四個多月前從蘄縣大澤鄉舉事,一路向西向北殺來,三處要塞都是曾經一陣風掠過的地方,雖未久駐,地形卻也熟悉。之所以南下汝陰,一則因為淮北有張楚的秦嘉部,二則因為江東有舉事尚未出動的項梁軍,至於靠向何方,隻是一個抉擇評判而已。然駐屯汝陰沒幾日,陳勝便莫名懊惱起來了。流散各部遲遲不見消息,呂臣殘軍力量單薄,章邯秦軍又大舉南下。無奈,陳勝隻好向東北再退,在已經舉事的城父駐屯下來,決意在此收攏殘軍及流散力量,與秦軍展開周旋。
進城父三五日之後,中正大臣朱房在夜半時分匆匆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