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神聖的守望,以森林的名義(4)(3 / 3)

北京中山公園裏的遼代古柏,是故都的一處勝景,舉凡有曆史陳跡的宮殿、廟宇、公園,便有更多的機會見到古鬆、古柏。中國民間也有種在墳地上的,先人已去,古風長存之意。東嶽泰山岱廟內有古柏數百株,較之迎客鬆似乎更加老於世故且精神矍鑠。筆者在這些古柏下徘徊許久,再回想古柏的根,它竟然立足並且以根尖在頑石的縫隙間遊走,豈止是泰山,還把一塊巨大的曆史一起擁到了懷裏。

有道是:一代精神看翠藹,千年物色在蒼林。

珙桐:中國鴿子樹。

被子植物有了色彩鮮豔、形美味香的花朵,所以這種發展的最高階段的植物也稱有花植物。被子植物與裸子植物一樣均能產生種子,被子植物隻是在裸子植物胚胎裸露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子房,使胚胎包裹其中,發育成果實。

珙桐是中國特有的珍稀被子植物,它也是第四紀冰期的幸存物種,而且僅存於中國的川、鄂、湘、黔、滇等地。

珙桐為落葉大喬木,樹形端莊,枝葉典雅,尤其是珙桐花奇特無比。當珙桐繁密的樹枝向上斜插、交叉,好似一個極大的鴿籠,而每年四五月間,珙桐樹便開白花,由許多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紫色球形花序,酷如鴿子的頭部;而兩片或三片初為淡綠色後為乳白色的大如手掌的白色苞葉生在基部,像正在伸展的鴿子的翅膀。當山風吹來,枝搖葉動,“鴿子們”在“鴿籠”裏點頭振翅,躍躍欲試,實在是一種奇觀。

有歐美的遊客豔羨不已,稱這種花事繁忙時如白鴿落滿枝頭的珙桐樹,為“中國鴿子樹”。

冰期凜冽、海陸交替之時,不知道埋葬了多少美麗的樹木。

木蘭:美麗的落伍。

木蘭科是被子植物門中最原始的目——木蘭目中的一員,盡管木蘭科在地球上種類與數量均很稀少,中國卻仍是木蘭科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國家。

木蘭科植物是絕對談不上聲勢浩大的,它以另外一種魅力吸引著人們,即它的美麗的花木。你看中國園林中常見的玉蘭和木蘭便心領神會了。

玉蘭是一種落葉喬木,高達20米,春季先葉開花,花朵碩大、香氣襲人,9枚花被片白裏透碧,如玉盞高擎。百年以上的玉蘭樹開花時千朵萬蕊,冰瑩玉潔,玉樹高聳,八方飄香。

木蘭,又稱紫玉蘭、辛夷、木筆,為落葉灌木,也在春季開花,花為紫色或紫紅色,俏麗動人,秀色可餐。

木蘭植物以花朵美麗著稱,但最使植物學家感興趣的是,此種美麗是與被子植物的原始特性相關聯的:花朵單生,花被沒有分化成萼片與花瓣,雌雄蕊多數且分離,螺旋狀排列在伸長的柱狀花托上,子房上位等。

這就是美麗的落伍。

也有論者謂,在原始與進化之間的過渡地帶,總是美不勝收的。

自然界漫長的淘汰和選擇,都是一種偶然,從來不以美醜為標準,或者說自然中的一切植物都是被一視同仁的,隻是機遇使它們或者走向繁榮或者走向死亡。同時繁榮與毀滅也不是絕對的,繁榮之後麵臨的往往是新的滅絕;而若非徹底滅絕,從毀滅之中孑遺的因為經曆過毀滅,反而不再畏懼毀滅。不過以上所述均是純就自然演變而言的,如果加上人的因素,那麼人控製下的技術,以及人無法控製的人的貪欲,可以毀滅一切。這一點我們已經看見了,林木凋敝、黃沙滾滾,人類正走在毀滅一切最後毀滅自己的窮途末路上。

我要再說一遍,在自然界有美麗的落伍。而在人日益不知道人為何物的人的世界上,則充滿了時髦與暢銷的先進的醜陋。

樟樹:芳香之木。

它用芳香迎接你。

這是天然的芳香,你知道那一定是樟樹或楠木,但,你不知道這芳香是從枝葉上垂下的,還是樹皮散發出來的。就連這一片土地也是芳香的,那是芳香的根係纏結在地底下時把土地浸潤在芳香中的嗎?

你聞了這芳香,便明白什麼是芳香。

中國有樟科植物20屬400餘種,多為珍貴的經濟樹種,其中最重要的是樟樹與楠木,它們都是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以上。這兩類樹材質細膩,紋理美觀,芳香四溢,耐濕、耐朽、抗腐、抗蟲。樟樹廣布江南各地及台灣島。

湖南芷江縣岩橋鄉的古樟樹高16米,胸圍11.5米,樹齡2000多年。2000多年芳香不斷,不知這芳香如何創造,源出何處。

北京十三陵中的長陵陵恩殿由60根楠木巨柱支撐,曆經450多年,這450多年是楠木被伐下運到北京成為棟梁的歲月,如今它仍然香氣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