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神聖的守望,以森林的名義(3)(3 / 3)

晃動著典雅、純潔、古樸,晃動著寺廟、書院、老屋。

銀杏實在是太古老了,歎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便特立獨行,堅守著過去,艱難地生長,人稱“公孫樹”。樹分雌雄,多情凝重,期盼著孑遺之後的不能滅絕,有很強的“生兒育女”的能力。一般情況下雌雄兩樹間距不遠,可以聲氣相通;倘若兩地分居,異常細小的雄花粉也能飛出5千米之遙,與雌株交配繁育後代,也稱“夫妻樹”。銀杏果去掉肉質外種皮後就能見到堅硬如杏核者,內有味道鮮美益中補氣的白色果仁,又稱“白果樹”。

銀杏的精子長有鞭毛,會遊動,保持了2億年前其祖先的特性,倘不,為什麼叫它金色化石樹呢?

你已經發現了,樹木憑借著土地的深厚,冷靜地旁觀著人世間的萬象更新而絲毫不為所動。

銀杏樹是長壽樹。

山東莒縣定林寺前的古銀杏樹高24米、胸圍寬15.7米,3000多歲,依然披風沐雨而開花結實。

人工栽植銀杏樹的曆史,早在漢末三國時期就於江南開始了。宋朝以後擴展至黃河流域。

18世紀時,不知是商人還是傳教士把銀杏從中國引種到歐洲,以後又出現在美國的園林中。

你知道銀杏的曆程,就知道銀杏的寶貴了。

銀杏告訴我們:從漫長的地質年代過來,生根結果談何容易。

關於銀杏的價值人們說的總是從樹葉到白果的功用,或者認為渾身都是寶,但筆者卻以為,銀杏樹虯曲的根蔓深埋在地底下的教訓是:最古老的便是最美的。

你是古老的才是曆史的。而且,古老或者曆史永遠都是活著的。

蘇鐵:使人不能不想起恐龍。

蘇鐵便是我們通常說的鐵樹,樹形奇特,主幹圓柱形,粗壯、堅硬,葉叢生在莖的頂端,羽狀葉長達2米,葉片可達百對以上,堅挺有力。從幹到葉唯有堅硬可以譽之,遂有鐵樹之稱。

蘇鐵是雌雄異株植物,雌花雄花分別生在雌株和雄株的莖頂部。蘇鐵的種子形如鳥蛋,成熟時現朱紅色,民間稱為鳳尾蛋。

如今,蘇鐵已經成為盆栽了。

但,蘇鐵卻是心有不甘的。

蘇鐵的家族史可以追溯到中生代,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代——那是動物中的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也是植物中的蘇鐵興盛一時的歲月。

古植物學家認為,當時地球上的每三種植物中,必有一種是蘇鐵家族的成員,中生代地球上的綠色有1/3的榮譽和林冠應該屬於蘇鐵。

恐龍巨獸出沒於海邊、林中之時,想必見得最多的是蘇鐵,而蘇鐵也一樣目睹了恐龍的興衰。更有意思的是,到中生代晚期,恐龍由衰落而滅絕,顯赫於地球之上的蘇鐵家族也同時破落。延續至今的隻有蘇鐵綱中的一目、一科、十屬、一百一十餘種,自然分布在熱帶、亞熱帶的一些狹小地區。

地球當時發生了什麼巨變?

時間留下了寬闊的空白。

這是自然界中命運注定的高大的悲劇呢,還是生生不息的另一種方式?

或者竟是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的使命?

恐龍的使命結束了,隻留下骸骨和恐龍蛋。

蘇鐵的使命基本上結束了,但,植物界為自己保存一個種類的機會似乎要多一些,對陽光、土地和水的競爭也比動物的撕咬、流血拚命要溫和得多。

蘇鐵不再榮耀了。

在中國,蘇鐵類植物隻有一屬十種,四川渡口市曾發現過攀枝花蘇鐵。湖南省東安縣井頭圩鄉的蘇鐵是明朝崇禎年間栽種的,植株比一般的蘇鐵要高大,莖多分叉,曆盡世紀滄桑依然守望著山野和家園,當地農民稱之為“大喜鐵樹”。

雲南蘇鐵莖很短,基部膨大,像一個其大無比的蘿卜,含澱粉,味鮮美,有“神仙米”之稱。

默默的蘇鐵告訴我,在大自然中,隻有曾經榮耀的家族,沒有繁華始終的家族。於是,那些榮耀者的後代如蘇鐵,便默默地散布在大地上,心甘情願地成為植物世界的流浪者,卻保持著先祖的基因,堅硬如鐵。

它們曾經回想嗎?

鬆樹:北溫帶森林之母。

鬆樹,泛指鬆科中鬆屬種種。

鬆科是裸子植物門中最大一科,有10屬230多種,其中僅鬆屬就有90多種,是鬆科也是裸子植物門中最大的一屬。

鬆樹颯颯,鬆林巋巋,鬆濤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