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遠古的足音,回想創世紀(12)(2 / 3)

冬季是寒冷而漫長的。

人們不得不節儉地使用幹果及獸肉,半饑半飽,還要節儉地燒柴,小心地侍弄篝火,擁擠在灰燼旁睡覺。比寒冷更可怕的,其實是冬季的信息,封殺一切,了無生機,常常是大雪封門,讓人惶恐於看不見道路,看不見土地。好大好大的雪帶給先人的絕不是賞雪吟詩的雅致,而是好不容易從夜的黑色的恐怖中掙紮過來以後的,對白色的悲涼之感。

從白色的雪地上卷起的刺骨的風,像刀子一樣割著房子,割著人的內心,恐怖與饑寒交迫讓人的精神崩潰。我們的先人把兩手伸過頭頂,喊出一聲:“完了!”

可是,春雷響起了。

風變得暖和,與其說人的肌膚先感覺到了,還不如說心靈被揉搓後複蘇了。雪融之後,道路和土地重新顯露出來了,人們高興地呼喊著:“好了!好了!”

真正的人類文明史上的初雪啊!

語言不僅是在勞動中創造的,也是在驚恐絕望和喜樂中隨意呼叫出來的。

家家的門打開了。

“好了!”“好了!”人們互相打著招呼,把柴火集攏,把幹肉堆在一起,把火燒得旺旺的,肉烤得香香的。大自然的風告訴我們的先人:造物主造你,就是要你立在地上,經曆寒冬,守望春天。

萬物在,你也在。

那塊埋著種子的曾經大雪覆蓋的土地,因為雪水滋潤而濕漉漉的,小苗苗探出了頭。

先人們跪在那塊地頭,隻是嗚嗚地哭,原來,喜極而泣的眼淚最早是灑向大地的。土地啊,你真是太豐厚、太仁慈了。

知道地裏能生長作物之後,便家家都有了個園子,長著結果的樹,飛鳥從翅膀上抖落的野花的種子,也在園子裏生根開花了。

樹蔭下,花草間,鳥鳴,蟲叫,孩子的哭笑,男人和女人的應答,乃至嬉笑吵罵,有家有園的日子開始了。

這就是家園——很早很早以前的人類的家園。

幾乎沒有人反對下述觀察:今天的地球是千瘡百孔的,土地之上的家園因而也是千瘡百孔的。

不是說“人詩意地居住在地球上”嗎?

是的,地球在浩渺太空一個星係間的位置,它的無與倫比的內部和外部條件,都是獨一無二的,詩意盎然的。

天文觀測告訴我們,在宇宙深處有一個無數恒星組成的旋渦狀星係,那就是銀河係。離銀河係中心大約3/4半徑處,一顆看似平凡無奇的黃色恒星閃耀著,那是太陽。

從遙遠的太空望去,太陽的光微弱到僅如螢火。

即便如此,那光卻吸引著眾多的行星、衛星、流星及彗星,孜孜不倦地繞它而轉。在這眾多的星辰中,搭配得最特別的一對便是地球和月球。

地球,置身在數以十億計的芸芸星係中的一個星係的邊緣。

它很容易被忽略。

它顯得迷茫而且孤獨。

它實在是眾星之中一顆微不足道的小小星球。

可是,它擁有日光和月光,它擁有海洋、河流及土地。

它自己便是一個天地,徹上徹下,無奇不有。從日光之熾烈,到月色之清淡;從高山之偉岸,到沙粒之細小;從海洋之廣闊,到土地之深厚;從森林之綿延,到花事之盛衰;從永不停止運動的原子,到人類博大無垠的靈智和精神……

概而言之,它是已知的一切,和一切的未知。

地球是專為人類及各種生命設造的。

地球的內部結構、外殼、山巒、森林與河流,以及籠罩地球的大氣,乃至它在太空中的運行,組成了一切生物,特別是智慧生物的最佳生存環境。

人所說的幸福與苦難,人世間的智慧和愚昧,曆史和未來,所有的枯榮歲月,都是憑借著地球有聲有色地展開的。

人居住在地球上——坐地巡天,載浮載沉,日照月耀,河海清清,地生嘉禾,水藏錦鱗,雲霞變幻,電閃雷鳴,四時眷顧,冷暖多情——難道這還不夠詩意嗎?

地球曾經是這樣的。

家園曾經是這樣的。

盡管,有學者認為地球本應有一個更加名副其實的稱謂——水球——可是這一點也不能減少土地的重要性。事實上,在被稱為生物圈的海麵以下11千米,到地平麵以上18千米高度的廣大空間中,人的家園卻隻能建立在土地之上,同時又和水圈、氣圈、土石圈的別的部分,及各種各樣的生物千絲萬縷地關聯著。

土地,那是人類和別的千門萬類生命的唯一立足之地。

因為土地而得名的地球的命運,從某種意義上說,與土地的現狀及未來更加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