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每個女孩都是公主(1 / 2)

——讀《小公主》最早看到的是秀蘭?鄧波兒的電影《小公主》,一個落難公主式的小女孩短短的大起大落的命運故事,悲喜交加的效果像秀蘭?鄧波兒的眼淚和酒窩,是好萊塢式的甜美直接。當我帶著這樣一種先期的慣性,漫不經心地翻開並閱讀這本書時,隻有一個感覺——我與《小公主》遭遇太晚。我甚至開始想象在自己那不太潤滑的少女時代,如果遇見《小公主》,這本書會怎樣地照耀一個小姑娘灰蒙蒙的生活。

如果說電影版本的《小公主》因為情節的精簡和改造,處理上的誇張和簡略,給做成了一道香滑可口的點心,那麼原作的小說就是營養豐富的大餐,在充分的篇幅裏舒展,情節富有戲劇性,人物絲絲入扣,故事起伏有致,它不再單單是一個公主式的甜美童話,對觀者隻具備蛋糕般的安慰,而是一部真正有力的書籍。故事好看,足夠照亮你的內心。給它掛上經典名著的標簽或許顯得厚重,但它無愧於這個定義,我還想附加一個定義,它應該是一本適合“女生專看”的經典。

一個公主般幸運的七歲女孩的不幸以及再次降臨的幸運,書籍的《小公主》遠比電影更打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既是童話的,又是現實的。整個敘述節奏也非常優雅,不疾不徐,始終保持敏感和詩意的表情。

那實在是一個美妙的充滿著豐富營養的故事,《小公主》奇妙地鼓勵和暗示著不同時代的女生,誰也不能忽視內心的力量,“隻有身邊的人和她本人都把自己看成是公主,她才會成為公主。”故事說來很簡單,早慧、天真、有愛心的莎拉離開相依為命的父親到英國的一家貴族學校讀書。高貴、大氣、從容、富有想象力的她看上去實在像個公主,在這所虛偽、勢利的學校裏,她曾是寵兒,可父親的死亡和破產使她變成了棄兒。

刹那間,莎拉的命運急轉直下,先是享受一切應有盡有再是失去一切,緊接著從公主到丫頭,開始墜入最最底層的生活,而故事就從這裏開始像一顆鑽石一樣煥發光彩,希望若隱若現,莎拉的境地每況愈下,受盡苛刻的對待和打擊,對故事來說,就是一次次疊加的巨大反彈。

鑽石的光彩幾乎全部來自“小公主”莎拉,她雜糅著小母親、小主婦和小姐姐的幾重天性,特殊的性格使她有一種穿越一切困境的驚人的坦然和樂觀。我們可以發現她那種驚人的勇氣是充滿女生氣質的,就是用想象去拯救一切的失敗。而莎拉最大的魅力就是會講故事——美妙驚險的故事。她講故事時,覺得自己就是故事裏的人——一個接一個,從表情到內心都在扮演著角色,那種屬於女生的奇幻天性,我喜歡她目光閃閃大段大段講述著她的愛、她的樂趣、她的發現、她的哲理。

在最最黯然最最沒希望的處境裏,所有的快樂和起碼的自尊都被壓製被剝奪了,莎拉忍凍挨餓,她對自己說的那段話充滿著生命的感傷和魅力——“如果注定我是一個潦倒的公主,那就讓我做一個內心的公主吧。當然,穿著金絲編織的料子衣服,當個公主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做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公主,不是更大的勝利麼?”什麼是“小公主”與生俱來的高貴,那是一種不可摧毀的內心的驕傲,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狀況下,都能產生一種由衷的樂觀,於是整個人奇妙地煥發光彩,在簡陋破舊的小閣樓裏,點石成金,讓一場想象的盛宴落空了又真正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