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在初學寫字時,都會用到橡皮和鉛筆。最初這兩樣文具是分開的,後來有人覺得這樣太不方便了,於是在橡皮和鉛筆之間加了一小塊白鐵皮就變成了橡皮頭鉛筆。當你寫錯字時,隻要把鉛筆倒過來,就能用另一頭的橡皮擦拭。橡皮頭鉛筆是怎麼出現的呢?
李浦曼是美國的一個窮畫家,畫畫時經常要用到鉛筆和橡皮,但他是個粗心大意的人,經常亂放鉛筆和橡皮,而且它們都是很小的東西,在雜亂的畫室想把它們找出來很困難。一天,李浦曼畫得正興起,發現一個地方需要修改一下,於是他放下筆找橡皮。好不容易才在淩亂的畫室找到一塊黃豆般大小的橡皮,他把要修改的地方擦幹淨後,卻發現鉛筆又不見了。等東西都找到後,靈感卻沒有了。“這些小事太影響靈感了,我得想個辦法才行。”李浦曼想。
從那以後,李浦曼創作之餘總是拿著鉛筆和橡皮想問題。“對了!為什麼不把它們連在一起呢?”他便找來鐵絲,把橡皮綁在鉛筆的一端。可是沒用幾下,橡皮就掉了下來。看來要找個寬一點的東西來固定,於是李浦曼找來一小塊白鐵皮,把橡皮牢牢地固定在鉛筆的另一頭。從此,李浦曼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橡皮了,需要修改畫作時隻要把鉛筆倒過來就行了,真是方便極了!
後來,李浦曼還專門為自己的小發明申請了專利,並把專利賣給商家,投入到生產中。這種鉛筆一經問世,就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