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誤會既解悔莫及(1 / 2)

十二阿哥去了河南後,雅湄的日子也沒什麼改變。

直到五月二十那日。

陽信匆匆走進阿哥府主殿時,雅湄正和唐雨喬一塊兒用午膳。雅湄見陽信一臉焦急,便問道:“出了什麼事,你臉色竟這麼差。”陽信未發一言,隻偷偷望向唐雨喬。

“唐小姐不是外人,有什麼事你說便是。”雅湄近日和唐雨喬經常處在一塊兒,感情也親厚起來,她也不好意思這麼趕唐雨喬走,於是隻教陽信盡管說話。

陽信無奈,壓低聲音說道:“福晉,十二爺…河南府遣人來報,幾日前,十二爺在儀封民間考察民情,但是整整一天都未回驛站。河南府派人四處尋找,可都未尋到,怕是,怕是…”說道這裏,陽信的眼睛裏竟有些淚光閃現。

雅湄明顯感覺自己握著筷子的手有些顫抖,她慢慢放下筷子。好好一個人,怎麼會就這麼忽然不見了?被人擄走竟已然是最好的解答,怕隻怕…想到這裏,雅湄感覺心口一陣抽痛,多月的隱忍以及對十二阿哥的擔憂相伴著,她拚命眨眼,卻抵不住淚水不停滴落下來。因著唐雨喬和陽信在一旁,她咬住嘴唇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淚眼朦朧間,雅湄見唐雨喬掩不住擔憂正望著她。隨後,雅湄就聽唐雨喬問陽信:“十二阿哥的親隨侍衛呢?莫非也未尋到?”

“十二爺堅持說,既是考察,也不必帶太多人,便隻帶了一個長隨,兩人現在都未尋到。”陽信的聲音傳進了雅湄的耳朵。

雅湄用手巾拭了眼淚。十二阿哥現在生死未卜,如今她再這麼脆弱下去,十二阿哥府就真的垮了。雅湄稍稍平靜了一下心緒,問陽信道:“皇阿瑪和朝廷知道此事了麼?”

陽信點了點頭:“自是知道了。”

雅湄心安了一些,若是康熙知道了此事,應該會著人大力尋找。但是北京離儀封有至少兩三天的騎程,消息傳遞必會延遲,她真的想第第一時間十二阿哥的消息。於是,她大著膽子做了個決定。她對陽信說:“備一匹快馬,我要去儀封。”

陽信帶著一臉不可置信呆呆望著雅湄,而唐雨喬隻驚訝了一會兒,看著雅湄的眼神就帶了一些讚賞。

雅湄催促了陽信多次,陽信也不肯領命,雅湄隻得自己出門招呼人備馬。陽信想要攔她又怎麼攔得住。

雅湄徑直走到府門口,侍衛們見到自家主母親自出來,都麵露驚訝之色。雅湄剛要教他們幫她備馬,隻聽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福晉可是想要去儀封?”

雅湄欣喜地轉眼看去,就見年羹堯一襲青衣正站在那裏,一臉了然。

迅速整理好行裝以後,雅湄就跨上年羹堯替她備好的馬,火速向儀封奔去。事急從權,年羹堯也顧不得避嫌,隻帶著幾名侍從一路護在雅湄身邊。就這樣日夜兼程,兩天也就到了儀封縣。

旅途的勞頓反使雅湄清醒了起來。在驛館下了馬後,雅湄望向年羹堯:“多謝你一路護送我過來。可是,翰林院那邊…”

年羹堯可能沒想到雅湄一下馬就說起這個,愣了一下,隨後笑了起來:“福晉不必掛心,我自有辦法。”

看年羹堯的表情,雅湄也猜出此事很難處理,她感到有些歉疚:“抱歉,連累你了。”聽雅湄這麼說,年羹堯皺起了眉頭:“我視福晉為知己,這些是我自願做的。”

雅湄心下有些感動,年羹堯如此了解自己,知道一旦出了這樣的事,自己一定會按捺不住擔憂跟到儀封來的。此外,她更是有了些憂慮。自己這樣隨意出府,可能會平白害了年羹堯,若是尋到十二阿哥,也會連累他。想到這裏,雅湄忽然為自己的任性有些後悔了。

但是既然來了儀封,她就一定要見到十二阿哥,不管到最後十二阿哥能不能活著回來。她定了定心虛,跟著年羹堯往縣衙走去。

經人通報進了縣衙,就見儀封知縣杜壑已躬身候在那裏。那杜壑五六十的樣子,人瘦骨嶙峋的,麵露疲態,但是一雙眼睛神采奕奕。見了禮後,雅湄忙問杜壑十二阿哥有沒有什麼消息,就見杜壑略沉吟一下,說道:“前日縣衙門口忽有一封信,上麵寫著,要以十二阿哥換前不久剛被關進大牢的白蓮教徒薛如義等五人。”

雅湄這樣貿然跑到儀封,已是與禮製不合。因而到了儀封後,她也再不敢擅自出門,隻乖乖在驛站等著消息。自知道十二阿哥是被白蓮教劫去的,雅湄的心情就變得更為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