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姥姥(1 / 2)

天漸漸冷了。

秋收的稻茬子已經剁成堆,做成茅草蓋子修補屋頂,或是圈住禽舍,稍稍攔住外頭的寒氣,隻等一個月後肥豬出欄宰了好過年。

莊子裏的學堂還有幾日才放年假,可傻小子們早上老是賴著不肯起來,拖拖拉拉的被家裏好一頓吼。有些心疼娃子的還特意上學舍裏問能否上個半日。範師傅沒有一般老夫子的頑固,對這些孩子也不會嚴加苛刻,寬限了半個時辰,讓他們吃飽穿暖了再來,不過幾日就能放大假了。

整個莊子修葺屋舍,囤地積肥,經常有婦子們吆喝自己娃子回家吃飯的聲兒,又有那些逃學的皮猴子被老子爹逮了回去,好一通罵,說是過完年就不讓去學舍,幹脆就幫家裏打理茶樹,早些掙錢罷了。

這樣一來,玩的特別開心的幾隻毛刺灰溜溜地背著書袋,耷拉著頭又去了學堂。原先那股子意氣都沒有了,可見這一回去多少人會笑話。若是自己不上學了,還不被其他人笑死,一準罵沒出息。

朝秋看著亭玉和采清身上穿的繡花掐腰棉襖,今年大家都抽長了身子,顯得格外秀氣。隻是又想到這陣子家裏來的那幾位戴花甩帕的媒婆子,心裏一陣無力。

朝秋幽幽歎了口氣。

女孩子到了十六,就是到了訂親的年紀,若是拖到十七十八,一不小心就說成大姑娘了。姥姥和二伯母都有些急了,這再過個把月就過年了,若是年前定不下來,明年春裏忙,拖上一拖,可就來不及了。

亭玉也有十四了,隻比采清小兩歲而已,不過個子高,兩人麵相又有些相似,倒像一對親姊妹。

朝秋托著腮幫子,摸著自己的眉眼,若有所思地對著姐姐們愣神,手裏的針線早就放下了。她也隻能繡個不成樣子的荷包,說到做衣裳,針腳就有些不夠用了。

言璟仍然在念書,可沒有打算接著考秀才,頂著一個童生的名頭,倒對學武用上了百倍的心思。每天回來都是一身的青青紫紫,飯量增了一倍,隻是眼底發青,一般都是吃完飯倒頭就睡,隻為了第二日早起練功。

龍井東山開了一小塊的地,把南山這邊的禽舍給全部搬了過去,這樣一來,那些難聞的味兒,以及廢水都能往東山那邊移。

寧月荷也不再是幫忙打理雞舍羊圈,楚家的甜品坊裏有些廚活適合心細的婦人做,至於東山腳下的禽舍都由長工打理。倒是力氣大的有些嚇人的英嬸子,卻舍不得這養豬宰殺的活。半年來楚家給了十兩的工錢,直把她喜的合不攏嘴。不過到底長工都是男的,她也不好再呆著,不然莊子裏就傳出閑話來了。幹脆就在自家的茶樹林子裏多侍弄一番,等著來年春茶掙上一大筆。

趁著日頭好,沿著南山外圈的山溪移栽了密密麻麻的垂柳,空隙的地方建了茶棚和長工屋舍,徹底分隔了莊子和南山之間。就連上四合院的路也重新做了一條,把原先從山腳楚老漢家的那一條重新種滿了樹,沿著東山那邊的方向填下一條青石山道。為了防那些渾水摸魚的,就把南山的路封了,隻從長工屋舍旁的青石路進出。

這樣一來,雖然要多繞一圈,可方便了家中的馬匹和牛車都能輕鬆上山,也少了那些不知道從哪裏來的一夥兒子人,整日在井疊莊裏蕩漾,卻也不是來走親的,隔幾日就有幾人走錯路上南山來。

李陶氏手裏拿著針線給雙胞兒子做冬衣,萊寶和錦寶如今已經能上櫃台幫忙點帳,拿的工錢也多了。前幾天還給李陶氏買了一副銀簪扣,喜得她摸了好久才小心收起來。

這邊兒子們幹活很是勤快,連楚明棟都忍不住誇讚。李氏挺著大肚子,一臉的柔意,經常對著自己的肚子看著看著就笑了。

李陶氏嗬嗬直笑,把手放在李氏的肚子兩側摸了摸,心裏想著自己懷萊寶錦寶的時候,腰兩側是空的,整個肚子大的要命,全往前麵尖挺著,等九個月的時候都已經坐著站不起來了。

李氏才六個月不到,肚子倒像那些壞了八個多月的樣子。李陶氏心裏滿滿的,說不得又是一對雙胎,很有可能是外孫。隻是又愁了起來,若是生的是外孫女,想來閨女心裏也有些疙瘩,而且雙胎也不好生。幸虧女婿上心的很,早早就請了兩個十裏八鄉有名的接生婆,李陶氏的心又放下了。

臘月裏來掃房煮粥,桃溪邊多的是洗竹篾凳子的人,到年前那幾天是最冷的時候,可不耐煩趕工洗涮。

今日剛好大晴日,被栓在家裏大半個月的秦氏,臉上褪了腫,隻是那張臉愈發黑了,接連著家裏沒一人待見她,就連最貼心的彩翠,都避著自己。

沒奈何,楚老漢從別個人那兒聽到了自家大媳做的齷齪事,氣得好幾日沒吃下多少飯,楚明庚也覺得羞愧,當著家人的麵又揍了一頓秦氏,最後還是楚高氏勸下的。

這是她最中意的媳婦,卻變成了心思最難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