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來的大學生十(1 / 1)

城裏來的大學生十

這一年的五月是紅色的。孟佳和張麗萍的婚事就在五月四日辦,地點定在張麗萍的學校。

大家都納悶,怎麼沒聽說,就突然兩人宣布辦婚事。待聽說了,大家都覺得他倆簡直是天設地造的一對,除孟佳外,再無人配張麗萍,除張麗萍,無人配孟佳。

起初,孟佳說婚事在他的住處鄉政府辦,書記鄉長也說應該在鄉政府辦,大家幫忙也方便。可張麗萍卻主張在她的學校辦,說村裏人比鄉政府多,更熱鬧,在鄉政府辦了,學生家長會跟她“算賬”,孟佳就依了麗萍。

鄉婦聯主任提前去學校給新郎新娘布置新房。

結婚典禮的這一天,鄉政府全體出去,村民幾乎全來了。村民說張老師到村小學這些年了,教出了多少孩子,不為了咱們的孩子,人家在大城市不好幹嗎要來這窮山溝,如今張老師結婚,這是大喜,哪能不來。婚禮由鄉裏的書記主持,大家都圍著看熱鬧,村民們還沒見過公家人的婚禮場麵呢。

書記宣布新郎新娘演節目時,鄉幹部都鼓掌,村民見鄉幹部鼓掌,也跟著鼓了起來。張老師就站出來唱了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大家聽完了,還瞪著眼,張著口,好一陣,才嘩嘩地拍起巴掌來,歡迎她再來一個。張老師高興得紅著臉,見推辭不脫,就又唱了一首《紅梅讚》,大家聽得像丟了魂兒,都認為那收音機裏唱的最多也隻有張老師唱的這樣。

接下來,是新郎表演。孟佳說他沒有音樂細胞,就念一首詩吧。大家表示讚同,像歡迎張麗萍一樣手拍得山響。孟佳的詩念了很長時間才念完。大家看見他眼裏湧出淚花,可就是覺不出那詩說了些什麼,沒有張老師的歌來勁,但孟佳念完了還是拍了巴掌。讀了高中的秘書卻給旁邊的人談著聽後感,並大加讚賞,說氣概多大,詩意多濃鬱,情感多充沛,好像李白、杜甫、白居易也隻能望其頸項似的。

再接下來,是新郎新娘吃蘋果。一人用線吊一顆紅蘋果,叫新郎新娘從兩邊吃。兩人伸嘴去吃時,蘋果卻倏地升到高處,兩人的嘴就忽地湊在一起,像接吻似的,大家爆一陣笑,兩人都羞紅了臉,怎麼也不再去吃。這場合,兩人怎麼也拗不過大夥,就還得去吃。那蘋果在兩人中間上下跳動了幾下就穩住不動。孟佳瞅準時機,突地伸嘴想一口咬住,不料,嘴剛剛挨近蘋果,蘋果又倏地下落到他兩人的頜下,使他的嘴在張麗萍鼻尖上“咬”了一口。張麗萍羞得用手捂住臉,要逃,卻被眾人擋了回去。孟佳見吃不上蘋果,大家不會放過他們,就心生一計,向張麗萍使了個眼色,對吊蘋果的人說:“你應該這樣提著才行。”說著用手捏住那人的手定住蘋果,說時遲,那時快,兩人同時下口,各咬下一口蘋果來。大家又爆一陣大笑。

最後,主婚人說下麵是新郎新娘介紹戀愛經過。

大家滿以為兩人會“耍賴”,沒想到,孟佳說,我代她全談了:“共同的語言,情感的相融。完了。”

大家說,這不行,太簡單了。

孟佳說,那我重說,說詳細些。是她罵我的結果。大家都怔了,怎麼罵能使兩人又愛上了呢?孟佳接著說,我主管鄉裏的文教工作,張麗萍常向我提意見,“罵”我不重視學校的校舍修建,我被罵得走投無路,就按她的意見辦了,她就喜歡我了,她喜歡我的那一刻,我也喜歡她了,就這些,行了吧。

大家認為這還不詳細,要張老師補充,特別是要具體,真實,不能掐頭去尾,太籠統。

年紀大的男人覺得到底是人家公家的人行,不像自己結婚時,連看一眼媳婦都不敢。新媳婦臨行時,還要大放悲聲,哭得天昏地暗,憂也哭,樂也哭,不哭就被認為那孩子沒教養,本來高高興興的事兒,卻弄得哭天抹地。過去娶媳婦,媳婦哭是因為父母包辦,女兒不滿意,為自己的苦命而流淚,如今幹麼也要哭呢。瞧人家這婚事辦得過癮,就想著等兒子長大,也這樣辦,少花錢,多熱鬧。

一些小夥子姑娘家也看得心動,為自己未來的婚事編著一串一串的花瓣,想象著那蘋果要他或她咬,怎樣才能一口咬住,不會使兩人的嘴挨到一起,可又覺得那樣也好,隻是看的人多,叫人不好意思,若在暗中,那又有什麼要緊呢。

這時,月兒爬上山尖,林裏的鳥兒開始了夜啼,叫得夏夜像拌了蜜,甜滋滋的。一些年輕人心中暗想,新郎新娘入了洞房,不知有沒有聽牆的,若是村裏青年結婚,這會兒,牆腳總圍滿了聽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