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計算機重建這一技術也迅速發展起來。起初國內報道多采用連續的組織切片進行三維重建,被選擇顯示的立體圖形以點和線來表示,與真實形態相差甚遠,僅作為三維定量分析。通過技術的不斷改進,對人體的腎髒、顱、腰椎的二維圖像進行了三維重建和顯示。除此之外,也有對人體心髒的連續解剖斷麵圖像、腕關節的結構進行計算機三維重建的報道。1992年由上海中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和青島海軍療養院共同研製的電腦整形美容顯像儀,把電腦與錄像設備組合起來,可以對人麵部的各個器官進行二維圖像的重建,並可作任意修改,使臨床醫生可以在屏幕上作術前設計以及術後效果的預測,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近幾年來,國內也迅速發展起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臨床上,三維立體醫學圖像設備,標誌著臨床醫學再一次跨入了新階段。三維立體醫學圖像技術將現在的二維平麵、磁共振,轉變為三維立體、磁共振,為臨床提供了高清晰度的立體圖像。如人們通過二維斷層圖像,對顳骨進行了計算機三維重建,並應用於臨床,對修複顳骨缺損的術前設計、術後效果估計有相當重要的價值。除此之外,對腦、心髒、內耳等器官的計算機三維重建,對外科手術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974年研製成功係統是一個醫療診斷係統,用於在不知道原始病原體的情況下,判斷對血液細菌感染病患者如何應用抗生素。係統輸人的原始數據是患者的症狀、一般情況、病史和化驗結果。係統根據專家的知識和輸人的數據判斷出是什麼病菌引起的感染,再作出抗生素的配方。
(三)小腿帶蒂組織瓣的優選技術
利用由活體成人製作的小腿石膏模型,按體表標誌線將小腿分成12個區(如加),上界到脛骨內、外側髁水平,下界到內、外踝水平,將小腿平分為三等份,再由內中線(內踝到脛骨內側髁)、外中線(外踩到脛骨外側髁)、前正中線和後正中線4條垂線把小腿分成麵積大小不等的幾個區,分別標號為1、2、3……12,再將每個區平分成六等份,即6個塊,分別標號為3、1、01。建立區塊坐標,整個小腿共分成72個塊。
(四)小腿帶蒂組織瓣的類型
筆者把教科書和雜誌,以及專家的臨床經驗作為知識的來源,對每個組織瓣的動脈供應、靜脈回流、旋轉軸點、軸線、神經支配、組織瓣的成分、種類、所能覆蓋的最大麵積等方麵進行描述。把這些內容按專家係統的要求建成知識庫,供係統使用。小腿是人體各部位中組織瓣較多,種類也比較齊全的部位之一。
(五)係統的軟件設計和實現
係統結構係統結構采用黑板,黑板中有效推理中使用的事實、中間結論和最終結論以及各“知識源^之間通過黑板進行通信。黑板作為全局工作區,主要的用途是描述組織瓣篩選活動的中間狀態和在各知識源之間傳遞信息。整個黑板被化分為多個信息層,每個信息層對應著組織瓣篩選的一個中間層次。)
(六)係統的功能
使用該係統,隻需臨床醫生繪出缺損區的麵積坐標(區、塊)和缺損的組織成分,本係統便會立即顯示出按綜合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組織瓣序列。當選定一個組織瓣後,該係統還能提供關於這一組織瓣的知識,包括組織瓣的名稱,血運,靜脈回流,神經支配,所在部位,軸點,軸線,最大可達麵積,旋轉的最大麵積,組織瓣的類型、成分及切取方法等內容。小腿部位的骨缺損需要用肌瓣或肌皮瓣來填充時,隻需給出骨缺損的部位(上、中、下),該係統便會顯示出按綜合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組織瓣序列,並且同樣可以獲得每一個組織瓣的各方麵知識。另外該係統還可以處理一些特殊病例。總之本係統所選出的“最合適”組織瓣,其含義是對於缺損區來說,麵積是匹配的,成分是對應的,與缺損區是鄰位的組織瓣,供區損傷輕,隱蔽,切取簡單,有感覺,功能佳。如果不存在最合適的,將會顯示出合適的、較合適的組織瓣,任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