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後被用來形容那些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蜀書·張飛傳》。
三國時期,為了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劉備采納諸葛亮的建議:留下關羽據守荊州,其餘人馬往西川進發。
諸葛亮撥了一萬精兵給張飛,要他從大路進取巴州雄城。張飛臨行的時候,諸葛亮囑咐他說:“西川豪傑很多,你千萬不可輕敵。一路上要約束士兵,不要搔擾老百姓。”
張飛領取了命令,率軍往西進發。他是個勇猛善戰的人,所以一路所向披靡,沒有遇到什麼麻煩,一直打到了巴郡。
巴郡太守是位老將,名叫嚴顏,他武藝高強,勇猛善戰,雖然年紀老,但仍精力過人。他知道張飛很厲害,自己兵馬又少。就堅守城池,不出來應戰。
張飛見嚴顏不肯投降,又不肯應戰,急得暴跳如雷。他天天派人到城下去挑戰,那嚴顏就是不出來。
張飛是個出了名的猛將,脾氣又急,向來缺少計謀。可這回他卻粗中有細,想出了一條計策。他讓一個士兵假扮成自己,帶領一隊人馬晚上去走小路攻城,並故意把消息泄露出去,讓嚴顏知道。他自己卻留在營中,布下埋伏,等嚴顏來劫營。
嚴顏果然上了當,他接獲信息後,就帶著人馬到張飛的營寨來劫營,結果被張飛捉住了。
張飛攻占了巴郡,命令手下把嚴顏押上來。張飛喝道:“大軍到來,你為什麼不投降,還敢抵抗?”
嚴顏毫不畏懼,回答道:“你們毫無道理,侵占我們的州郡!我們巴郡隻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聽了,更加憤怒,就命令手下說:“給我推出去斬了!”嚴顏麵不改色,冷笑著對張飛說:“要砍頭隻管砍就是了,發什麼火呀!”
張飛見嚴顏視死如歸,是個英雄,心中的怒火頓時消了,他非常敬重血性漢子。他趕緊下來親自為嚴顏鬆綁,把他扶到正位上坐下,自己倒身下拜,說:“老英雄真是豪傑之士!剛才我對您多有冒犯,請老英雄恕罪!”
嚴顏見張飛是個耿直重義氣的人,也很感動,就歸順了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