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救4(2 / 2)

兩個孩子告辭了大郎一家,逶迤向臨安行來。這越往前走,地勢也就越平坦,人煙也就密集起來了。就這樣春去冬來,經過近乎一年的艱難困苦漫漫長路,他們終於走到了臨安,看見了臨安城那巍峨高大的城牆了。

臨安是南宋首都,宋時社會開放,海陸交通四通八達,南宋雖偏安一隅,手工製品在唐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漸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海內外聲名遠播,雖然是戰時,歐洲各國來臨安經商的人還是頗多。

辛無病兄妹進城之後,辛無病先把安芷馨安置在一家客棧裏,托客棧的夥計照顧她,自己孤身一人去尋那安芷馨的外婆家的住所,經過近一年時間的風風雨雨,辛無病已不再是那個懵懂的鄉下少年,他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起初安芷馨說什麼也不幹,定要和他同行,辛無病千哄萬哄才哄得她同意了,可是到了秦琪給的地址,卻發現哪裏發生了一場很大的火災,有半條街都燒光了。

辛無病沒有心理準備,一時間不由傻眼了,心裏頓時就升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隻是事情未得到證實之前,心裏怎麼也不肯相信。

恰巧此時有一個老婦人提著一個籃子顫顫巍巍地從廢墟經過,辛無病趕忙上前攔住老婦人問道:“婆婆,這附近有一家姓秦的沒有?這裏發生了火災嗎?”

婆婆瞪著一雙渾濁的老眼上下打量了辛無病一番,狐疑地道:“小哥兒,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這裏原有一家姓秦的,你找這家人有什麼事嗎?是投親?還是訪友?”

辛無病一愣,腦袋裏急速地思索開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地答道:“小子是揚州人氏,受他家女兒委托,捎口信與他家,隻是到了這裏就尋不著他家了。”

婆婆搖頭道:“小哥兒,太不湊巧了,三月前他家著了一場大火,一家大小十餘口全部死於非命。”邊說邊歎息道:“你不知道當時那個慘狀,慘啦!慘啦!”

辛無病心裏雖有預感,還是遭受了不小打擊,半天方失望地著道:“婆婆,那秦家就沒剩下一個人了?”那婆婆搖頭晃腦地歎息道:“沒人啦,慘啦!慘啦!”一邊拖著緩慢的腳步,緩緩地走開了。

辛無病呆呆地望著那婆婆蹣跚的背影,這種打擊實在太大了,讓他腦袋裏頓時變成一片空白,他實在不知自己該怎麼辦了?

就在這時有一隻小手拉住了他的右手,辛無病一驚,扭頭看去,隻見安芷馨一臉慘白地看著他,她似乎也明白了。

辛無病強裝笑臉地道:“馨兒,你怎麼不在客棧裏,自己一個人跑出來,多危險啊!這街上這麼多人,走散了怎辦?”

安芷馨眼淚汪汪地看著他道:“無病哥哥,是不是…是不是……”說到這裏安芷馨身體恐懼地顫粟起來。

辛無病痛苦地搖搖頭,半天才結巴道:“馨兒,這個…這個……”

安芷馨悲憤地道:“無病哥哥,我外公、外婆那麼大的年紀,怎麼就惹到他們了?要如此趕盡殺絕!”

辛無病半天方道:“芷馨妹妹,你別難過了,不是還有我嗎?無病哥哥怎麼也不會丟下你不管的……”

安芷馨沒有說話,半天才蒼涼地笑了笑道:“無病哥哥,我們走吧!”

接下來辛無病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尋找自己的父翁上,可是臨安城這麼大,茫茫人海,對於怎樣尋找父翁,辛無病更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辛無病想起娘離開人世時曾經告訴他父翁叫辛科舉,可是要在臨安城尋找這個辛科舉無異於大海撈針。辛無病身上有一塊祖傳的玉牌,這是娘和父翁的定情物,娘告訴他這塊玉是他們辛家獨有的寶貝,他父翁一見便識得,這是他們父子相認的憑證。

辛無病逢人便打聽父翁辛科舉,可是找了幾天,卻沒有一個人認識這個人的,辛無病陷入了絕望之中,或許,當初秦琪分析得對,他父翁根本就不想見她娘倆,早就隱姓埋名了。

趙大郎夫妻給他們準備的幹糧在路上就吃完了,一點銀兩還是那夫妻二人從牙縫裏省出來的,本來就不多,那經得起兩個小孩的花銷,很快地辛無病囊中馨盡了,兩個孩子再次被逼到了舉步維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