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壯行色(1 / 1)

狂飆壯行色

哥哥走西口,

小妹妹也難留。

止不住那傷心淚蛋蛋,

一顆一道噗淥噗淥往下流。

哥哥你定要走,

小妹妹實難留。

懷抱上那梳頭小匣匣,

我給哥哥梳一梳你的頭!

(山西河曲二人台)

本次”走馬黃河”的全盤策劃,從產生初步意向到實施啟動,前後大約經過了近一年的醞釀過程。中國青年出版社社長與總編拍板之後,中青社及時成立了策劃部,由策劃部主任黃賓堂與新銳作家龍冬具體負責。

在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之後,經過長達數月的醞釀、論證、籌備和專題評估,中青社在全國範圍內征召了八名中青年實力派作家。張石山、李敬澤、古清生、紅柯、何向陽、林白、唐韻、龍冬。實力派雲雲係策劃部準備的”走馬黃河”背景材料上的提法。挑剔些發問:莫非還有非實力派作家?或者說,經過雙向選擇與前期磨合,這八名作家踴躍表示出對走馬黃河的濃烈興趣,而策劃組織者認定他們具備完成”千年走一回”艱巨任務。

2000年5月14日,上述八名作家由各地集中到北京京東賓館報到,參加中青社京東賓館會議。會議議程定於5月18日在北京延慶縣野鴨湖度假村,召開”作家'走馬黃河'出發儀式暨新聞發布會”。

而”518”,是近年來人們普遍認為的一個吉祥數字。這種現象、如此心理,已幾乎成為某種”新民俗”。看來,堂堂中青社,也未能”免俗”。今年5月18日,恰又是夏曆四月十五,月圓之日,也許真的就是一個吉日吧。而會議地點選在京郊野外,據說那兒有草原馬匹,八名作家屆時要集體騎馬完成出發儀式。以便體現本次走馬黃河的”走馬”意味,這當然首先體現出了策劃者的拳拳之心。

最後出發時光逐日逼近,具體組織策劃者黃賓堂與龍冬的心情也愈益緊張。聽說選定518吉日開會者,不止一家。天氣預報說,屆時有雨,小雨轉中雨、部分地區會有大雨。記者們來不了、來得稀稀落落怎麼辦?雖說會期既定,風雨無阻,暴風驟雨搞得不能在野外舉行出發儀式又怎麼辦?情勢又不能指望翻開毛主席語錄找答案,黃賓堂都有些坐臥不寧寢食不安了。當日午時三刻,出發儀式如期準時舉行。

當其時也,天空濃雲翻卷,地麵有零星雨點”叭叭”摔落;度假村所在的康西草原狂風大作,會場上臨時布置的會標彩旗獵獵響動,發言者手中的麥克風裏有如雷聲隆隆。

而剛剛經過乘馬訓練的八名作家騎馬列陣,一個個竟是神情莊重、英姿颯爽。女士們長發飄逸,男士們衣襟鼓蕩。

走馬黃河發起單位博庫網負責人講話,中青社總編輯陳浩增發言,之後,在座領導向八名作家獻花。由於馬匹不曾見過如此陣勢,一時兜勒不住、噅噅嘶鳴。本來,出發議程還要安排作家代表李敬澤講話,安排山西作家張石山最後獻唱陝西、內蒙和山西民歌,隻因當時現場狂風勁急,隻好臨時作罷。

會議主持人黃賓堂見機而作,請中青社社長胡守文宣布出發。胡先生手持話筒,迎風朗聲宣布:

我宣布,走馬黃河現在出發!

八人八騎立時在野鴨湖旁的草地上奔馳而去。

正是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大家即將奔赴的遠方咆哮。狂飆天降,為”走馬黃河”大壯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