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很是高興,趕緊伸手搭了一把,沒讓荀攸把禮施完。
他可不知道荀攸心裏的那些花花腸子,但是他也能感受得到荀攸的言行舉止所表達出來的那種誠意,從今後,這荀攸就是他的人了。
時間緊,任務重,但還是拿下來了。這可是曆史名將,嗷嗷大拿。
荀彧陷入遐想,按照曆史軌跡,荀攸此後都做成了哪些大事:討伐呂布的時候,荀攸獻策水淹下邳,曹操得以生擒呂布;討伐袁紹的時候,荀攸獻策聲東擊西,曹操得以解白馬之圍;打完了袁紹,又是荀攸獻策斬草除根,斷了袁氏的後,曹操才得以掃平北方禍患,專心應對孫劉聯軍。
當然,這未必都是荀攸個人的功勞。曹操這個人在某些特定事件上表現的剛愎自用,但更多的時候則是從諫如流,很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帳下文臣議事,也是各抒己見,各獻奇策,再通過小組討論,互陳利弊,最終由曹操拍板,擬定一條最為恰當的路線方針政策,這也是曹操能夠成功的秘訣——一人計短,眾人計長,潁川工作小組的戰鬥力,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功用。荀攸的這些計策,也都是經過諸位謀主討論、甄選、輔正的……
荀彧這邊想著,荀攸卻是有些等不及了,我這忠心也是表過了,你也是受了。那麼接下來呢?接下來你有什麼安排,你對我又有什麼安排?想幹大事,總得體現出一些前瞻性和計劃性吧,倘若設計的不夠周密,那可是比那些紈絝子弟強不上多少,更不用說爭奪荀氏的繼承權了。
荀攸將心中疑問道出,打斷了荀彧關於久遠的未來的聯想。是啊,且顧當下,眼前的路怎麼走才最重要。略一思索,荀彧開口。
“當下有兩條路可以走。其一便是你與司空所擬之計策,此計甚妙,公達可以繼續為之。亦可略做修補,那些諸侯的家眷親戚,不用多做理會,按照我們那個時代的考證記載,這些人不久後就都被董卓給宰了。”言談至此,荀彧突然想到:“關於我之前所說的後世之事,公達可一定要為我保守秘密,切莫說與第三個人知道。”
“侄兒謹記。”荀攸回應的甚是幹脆。你的那些連篇鬼話,我說給誰聽去,人家也得信啊,但是我還真得給你保守這個秘密,你講明了隻說給了我聽,那一旦流露了出去,就是我的口風不嚴,不能留下這麼個禍患。
“恩,公達可以與那些按兵不動、仍在觀望之中的世族大家子弟多多親近,這些人中或許有些與公達一般心思,因而也輾轉到了這洛陽大牢內,亦是心思縝密之輩,其中少不了有我們將來的臂助。”
“叔父所言的另一可行之策,又是如何?”
“我此番來洛陽,原本是有一件緊要大事要辦。隻是尚未謀得周全之策,而且此事說來話長,倒是不便在這裏與你多計較了,隻能說絕不弱於公達之謀劃。亦可由我去找六叔,想法子幫公達出獄,再來從長計議此事。”
“侄兒願助叔父共成大事,如此便有勞叔父傳話於叔祖,我們先前商定了脫身之策,隻需提前依計行事便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