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少藍

戚少藍住在大牛市街上,不是大富人家但也不窮。其祖上曾是富稱藥都的藥商,到他這一輩,雖然沒有多少家產,但他常到江浙一帶去賣藥買藥,日子過得還算富足。

藥都人都說錢賺熟家,其實就是做生意要靠老客戶。戚少藍所做的江浙商家多是其祖上的客戶,都是幾代人的交道了,生意自然好做。更重要的緣由是,那裏的古田山上出相思鳥,而戚少藍最愛這鳥。古田山在錢塘江上遊的開化縣境內,山峰環抱,溪澗縱橫,綠林密布,是相思鳥生息繁衍的一大勝地。

古田山的相思鳥最為癡情,雌雄成對棲息飛行,若其一鳥死亡,另一隻必死。因而也最好捉,你隻要捉到一隻,另一隻定會落在這隻鳥的旁邊,有時跟著捉鳥人,直至你發現它,讓它與另一隻鳥同處為止。這裏的相思鳥體長約四寸半,嘴多鮮紅色,羽毛豔麗,雌雄相近,背腰為橄欖綠色,兩翼有紅、黃翼斑,喉部鮮黃色,臉前橙鏽色,腹下乳黃,尾羽黑色,尾端分叉。雄鳥鳴聲委婉,能轉八音,如奏管弦,勝似畫眉。戚少藍每得此鳥,均喜不自禁,但也常把它們送給朋友。一是古田山相思鳥外觀最為美麗可愛,更因此鳥溫柔重情,雌雄成雙作對,形影不離,情真意貞,是婚慶壽宴時贈送的佳品。

戚少藍每年一入秋就要去古田山,一直到初冬才回。這一段是捉相思鳥的黃金季節。在這方麵,戚不藍最為精通,他熟知鳥路和地形,或張網捕捉或活動誘捕,每天都能捉到十多對上等的相思鳥。戚少藍對鳥籠子也最講究,每年暑天不出去送藥買藥時,就自個兒編。編籠子的竹子很有講究,要選那種節稀、色翠、肉厚堅韌的山竹。選好料了,還要鋸料、製篾、原水處理、防蛀防黴處理、漂冼、染色、烤烙、編織、鑲嵌、成型、油漆多道工序。要編幾個籠子是十分費功的。加上還要給鳥兒逮蟲子,喂食,教說話,從外地回來後也是忙忙碌碌的,很少有閑下的時候。

戚少藍被藥都稱為鳥癡。他一年四季有一半時間在江浙一帶做生意,在家的時間又迷於相思鳥,與妻子左氏相處的時候就少了。妻子嫵媚風流,日子久了,就與街坊劉掌櫃的暗通起來。戚少藍並不知覺,卻與相思鳥一樣對妻子恩愛纏綿。但男女私通這事就像河堤上的蟻穴,隻要有了,遲早是要洪水濤天的。戚少藍在家時,劉掌櫃的就嫌礙事,多次與左氏合謀,殺了戚少藍。但總沒有機會。

這年初冬的一個晚上,戚少藍從古田山歸來,因捕得一對上品相思鳥,很是高興,嚷嚷著讓左氏給他做菜喝酒。左氏見機會來了,就在酒中下了砒霜。當夜,戚少藍就死了。之後,劉掌櫃與左氏將其屍埋在後院的樹下。第二天,下了大雪,藥都城茫茫一片白。

雪過天晴。左氏突然看見兩隻相思鳥,還蔫頭耷腦的在堂前的籠子裏。心想,你也走吧,就打開籠口,放了出去。誰知,第二天,知州就帶著一班捕快來到了戚少藍的門前。原來,天一亮,一對相思鳥就飛到了知府大堂,雌鳥站在知府肩上,雄鳥盤旋低鳴,“左氏殺夫,左氏殺夫……”。知府大人站起身來,雄鳥便在前緩飛,一直向大牛市街領來。左氏被帶到大堂,三堂審過,如實招供。

此事傳揚開來,有人說好啥死在啥上;有人說啥物件都通人性,你要好它它就報你。藥都城沸沸揚揚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