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知州

乾隆年間,藥都來了個叫餘漢的知州,這人出了名的黑白分明,嫉惡如仇,且有一嗜好,喜讀《嶽飛傳》。每讀到秦檜謀害嶽飛時,便涕淚滿麵,怒發直立。這一天晚上,他又讀到此處,便披衣上堂,命衙役捉拿秦檜。秦檜自然是捉不到的,知府餘漢從此得了魔病,整日間命人捉拿秦檜。藥都一班衙役被折騰得哭笑不得。

又一天晚上,餘知府魔病又發,一聲聲大喊捉拿秦檜,不止。

這時,老班頭心生一計:讓眾衙役立即扮成牛頭、馬麵、黑白無常、判官、小鬼,去班房中拉個囚犯,扮成秦檜。不一會兒,藍光幽幽的大堂中,眾鬼吆喝,鬼影憧憧,鐵鎖響處,秦檜被帶到大堂。

餘知府見秦檜被帶來,驚堂木拍得啪啪響,喝令推出斬首。老班頭驚慌解釋:這是請地獄陰差捉拿到的秦檜的靈魂,應由陰官判罪,要送回陰府交閻王爺發落。方才騙過知州,得到應允。於是,大堂上鐵鎖嘩嘩作響,眾鬼各張架勢,拉走秦檜。一路上扮鬼的衙役開心至極,想著鬼的模樣,拉著秦檜歡蹦亂跳,折騰一夜。

自此,知州餘漢的魔病漸漸好轉。過後,眾衙役覺得這場遊戲挺有趣,加上知州的魔病還時不時地犯,便不斷操演,不斷豐滿,配以鑼鼓、長笛、旌旗等道具樂器,最後成了民間爭相習演的一種奇特鬼戲。後又衍成鬼會,也叫拉秦檜,也叫大班會,隻有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才上演。

每年的這一天,年飯撐直了腰、年酒潤活了肢節的藝人,用油彩塗花了臉,穿著嚇人的鬼衣扮成牛頭、馬麵、黑白無常、判官、小鬼、秦檜等,紛紛登場。

鬼會統共分五場。

第一場,大登,即判官升堂,將捉拿秦檜的傳票交給陰差――二百錢。

第二場,陰差搬兵。二百錢帶遊鬼分別邀請黑白無常、風流鬼、土地神、陰差、在媽媽等眾鬼神,一齊奔往秦相府。

第三場,拿秦檜。眾鬼闖入秦府,將秦檜的魂靈鐵鎖鎖頭捉拿歸案。

第四場,二登殿。眾鬼將秦檜推上公堂,判官審訊後命其披枷帶鎖,押往陰曹地府。

第五場,過奈何橋。秦檜在眾鬼的押解下,極不情願地過奈何橋。去地府……

鬼戲,一年一年地演了下來,而現在的藥都人卻很少有人知道知州餘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