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腿施清
康熙年間是藥都最繁盛時期,全國藥商雲集於此,豪商巨賈比屋而居,高舸大舫連檣而集。山陝會館內住著一位山西藥商穀萬倫,家財萬貫,但隻有一女,寵愛放任,芳名穀蟬,人稱穀大小姐。
這一天,穀小姐避開女傭,穿街走巷到藥都最熱鬧處――大隅首。百步之外就見一英俊年輕人高出眾人三尺,肩挎白布褡褳,口吟手舞,人們均翹首喝彩不絕。穀小姐來到人牆外,這人突然消失落地。等擠進人牆就見眾人爭相買他的圓型骨盒。有人打開,方知是粉香撲鼻的紅胭脂,於是,穀小姐拉開眾人,把剩餘的幾盒全部買走。第二天,穀小姐又按時而來,但隻買到剩下的兩盒。
一連幾天,穀小姐漸漸從眾人口中得知,這賣胭脂的年輕人叫施清,其祖上乃明宮專製禦用姻脂的粉官。這種胭脂係由幹燥的雌性胭脂蟲經用純堿、明礬、酒石酸等獨特處理沉澱而得,且這胭脂蟲非母體成熟後僵化固著於仙人掌上不用,其質如凝乳,色若紅雲。穀小姐不僅愛其胭脂更喜歡年輕人的模樣和腳上縛四尺長細木禦空而行的神姿,每天均來,每次必買。又一天,穀小姐到來之時天尚微明,她便把施清的胭脂全部買下,共二十盒。施清收錢時小聲問道:“小姐為何每天都買,家裏有多少人用?”穀小姐含笑良久,說:“難道你不知我心,明夜山陝會館東院紅樓等你。”不等施清應諾。穀小姐已迤迤而去。
當夜子時,施清縛長木翻牆而過,來到紅樓。頭遍雞叫,穀小姐歡悅難已,驟然死去。施清大驚,偷偷逾牆逃離。穀家二老發現女兒死去時已是第二天午飯時了,一時間山陝會館花草無色,隻有哭聲。
送穀嬋入棺,母親見小姐床頭有個檀木廂內盡是胭脂,斷定其死與胭脂有關。經女傭指明後立即去州衙將施清報官。施清被帶到州衙,和盤說出實情,並要在入獄前去見穀嬋。州官見施清也是真情,就允了下來。施清來到山陝會館穀蟬床前,撲地大哭:“如果人死了真有魂靈的話,你就等著我吧……”約摸半個時辰,穀嬋竟慢慢複蘇,繼而翻身坐起,所說經過與施清供詞如出一轍。於是,穀萬倫便按女兒心意,擇了吉日,成婚。
婚後,施清自然不再賣胭脂了,但仍喜歡在腳上縛細木做各種表演。讓人歎奇的是,施清六十歲上仍能在八張方桌疊起的高台上,表演各種動作,且能雙手捧一簸箕米簸折而米不撒,人送綽號“倒箕米”。
施清與穀嬋一生子女七人,且人人喜愛父親的做派,腳縛細木舞之蹈之。後經百年演習,竟成了一獨特舞蹈劇――高蹺,風靡現在的藥都。施清,也被人們相傳為高腿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