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巫女複仇記(2 / 2)

這樣的功勳,無論是從功業的角度上來看,還是從影響的角度上來講,甭管後來的文人墨客,怎麼施展春秋筆法,進行汙蔑和抹殺,都不能被磨滅。

之所以會留下暴虐的法,恐怕是秦朝存在的時間太短了,當年春秋戰國,諸多貴族王族的影響力還在,受他們的影響,再上後來華夏最鼎盛王朝的抹黑,自然也就沒有一個好的名聲。

想到春秋戰國的貴族和王族,再對照紫媛的所作所為,元清微不由想起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

而這句話,出自《左傳·成公四年》,全文如下——

“史佚之《誌》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簡而言之,這句話中所謂的非我族類,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專門指代春秋時代的楚國人。

而楚國人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們篤信巫鬼,擅長巫術,進而有了“楚人崇巫”的法。

‘如果,紫媛是楚國的大巫,那麼一切似乎也能夠有一個解釋。’元清微又是根據這條信息推算下去。

古華夏的巫女和西方各種故事當中出現的那種樣貌醜陋,終日站在一個大鍋前,熬煮著詭異液體,以蝙蝠、貓之類生物為伴的女巫從來不是一個品種。

古華夏的巫女又叫巫祝,祩子,祝史,其實是一種近乎無官職的存在,在《周禮》之中,巫女是掌管禮法和祭典的的人物,其稱號同樣也是一種官職的名稱。

巫女能以舞降神、與神溝通,祭祀社稷山川,通常負責驅邪、潔淨、祈雨、祝禱風調雨順。

非要給一個定義的話,巫女其實更接近於主祭,或者是先知。

而紫媛若是真的是楚國的大巫,那麼她所謂的堅定不移,忠貞不屈的愛情,恐怕隻是一個幌子,整個故事線,應該是一位大巫的複仇記才對。

想清楚這一點的元清微立刻在心中有了全新的推測。

‘所以,當年對於秦朝的詛咒,除了那股神秘力量外,或許還有春秋諸國遺脈的力量。也正是因為諸國遺脈在暗中推了一把,所以紫媛才能夠活下來,而後來項羽也無法走上帝位……’

‘這麼算下來,那股隱藏在暗處的力量和紫媛的力量等級,應該可以向下調不少……’

‘甚至,所謂的香格裏拉,其實不是洞福地一類,依附於地的存在,而是更加獨立的半位麵,或者異度空間。紫媛之所以一直待在其中,恐怕也是借助這樣獨立在地之外的體係,抵擋詛咒一個鼎盛國家帶來的地承負,以及因果業力的反噬……’

想到這裏,元清微又是有些頭疼:‘若是按照這個推斷算下來,我要是想要去找紫媛,那麼香格裏拉之眼,必須要找到!這種獨立在地之外的異度空間,沒有對應的鑰匙,根本進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