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各個地區的、關於基督徒遭到大肆迫害的報告開始傳播。隻有幾個精明的總督保持冷靜,默默地等待人們完全恢複理智。
而另一些人則更願意接受基督徒的賄賂,從而也保持沉默。
還有一些人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集體屠殺,想要對那些在任何方麵與令人產生懷疑的“加利利秘教”相關的人們施行大規模的處決,為的就是取悅皇帝。
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政府都得到了受難者的相同的回答。他們都堅定地否認給自己定下的罪名,他們在刑台上的英勇表現為他們贏得了無數同情者,以至於在公開處決以後,基督教候選人的數量迅速地增長。
確實,當迫害基督徒的行動結束時,人數有限的教會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集體,他們必須委任一個固定的執事,這些人的職責就是在法律麵前代表教會,管理那些忠誠的人們為自己的慈善事業和治愈病人而捐獻的基金。
最初,一些年長的人,也就是被稱為“長老”的人,被邀請擔任社團日常事務的管理職責。緊接著,為了更加有效地合作,某個特定的城鎮或是特定的地區的許多教會聯合起來,委任一位主教或是總執事對他們的方針政策負責。
主教們因為自身的職位,順其自然地被人們視為使徒的直接繼承人。當然,隨著教會的慢慢富有,他們的權力也在漸漸擴大。但是,一個猶地亞或是小亞細亞村莊的主教,與意大利或是法蘭西的某個大城市的主教相比,影響要小很多。
其他的主教們慢慢地因為內心的某種敬畏和尊重而推崇他們認為合適的羅馬的同工,這是無法避免的。
同樣,在一直掌握著世界的命運長達五百年的羅馬城裏,必然會有許多治國和外交方麵的智者。
在羅馬衰亡的時間裏,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再也沒有機會在軍隊或是政府的行政部門裏找到一份工作,可以想像得到,他們會轉向教會尋找一種實現自己理想的方法和對成就自己事業的某種需求。
非常不幸,這個古老的帝國已經陷入了邪惡的時期。
糟糕的經濟管理使當地的農民淪落到了一貧如洗的狀態,這些人從共和國建立之初開始,一直都是羅馬軍隊最主要的力量,現在,他們紛紛擁入城市,大聲叫喊著要美味的麵包和供消遣的娛樂活動。
亞洲中部的暴動促使蠻族人大規模向西遷移,一步一步地侵占了自古以來就一直屬於羅馬的領地。但是,各個省份的內部混亂與首都的政治情形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一代代皇帝被外族的雇傭軍推上高貴的王位,緊接著又被他們殺死在高高的宮牆裏,其實,這些雇傭軍才是羅馬帝國真正的主人。
最後,羅馬皇帝認為生活在自己的城市裏已經使自己不再有安全感了。愷撒的所有繼承人離開了台伯河,轉向其他的住處。
當這種事情再次發生時,羅馬主教們自然就變成了這個社會的最有影響力的重要人物,他們擁有全部的領導權。他們是僅僅存活下來的、唯一一個具有良好的組織能力的代表,那些從舊都搬走的皇帝們最需要他們的支持,為了保持在意大利半島外部的威望,他們願意為此付出高昂的費用。
公元313年,一道正式的寬容命令結束了所有的迫害。一百年以後,羅馬被公認為全世界的精神之都。
教會最終贏得了勝利。
從那以後,在戰爭和衝突的嘈雜聲中,那位拿撒勒先知的話時刻回響在我們的耳邊,要那些深愛著他的人用寬容一切的完美的愛,醫治世界上的所有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