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自己:七十年的勞苦和煩惱代表一段平凡的人生,但是,這又給我帶來了什麼好處呢?萬物終將一死。
一切的“善”將會死去,一切的“惡”也將會離開,它們全都會滅亡。這一切又代表了什麼呢?正直的人要慘遭迫害,惡棍聚斂了大部分的財富,難道人類的悲慘命運真的沒有道理嗎?
“虛空中的虛空,全都是虛空。”正如全卷書的十二個章節所說的。
像東方各國人說的一樣,猶太人是一個不安的民族。他們不是棲息在幸福的的頂峰就是悲慘地陷入沉悶的淵底。對於他們來說,文學就是樂曲。
當他們感到悲哀或沮喪時,他們就會聆聽《傳道書》,因為它有一股與肖邦的《練習曲》一樣的悲傷和憂鬱之美。當他們高興時,他們就會高聲誦讀歡快的《詩篇》,這種心情完美地體現在海頓的《創世頌》中開篇的和弦部分裏。
人是會變的,但是人的心靈始終如一。如果我們足夠聰明,我們同時會在這些詩篇中尋找到一絲安慰。我們所遭受的苦難,已經有人遭受過了,而其他人還要在未來繼續承受苦難。那些曾經給在千年以前死去的人們帶來希望的詩篇,也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給那些還沒有出生的人們提供一種嶄新的勇氣。人在改變,但是人們內心的傷痛和歡樂沒有變,就像它們一直存在於亞伯拉罕和雅各時代一樣。
《舊約》聖錄中的最後一卷被人們稱為《歌中之歌》(也叫《雅歌》),但是,它並不是一部歌集。
重複這個詞的目的是用來說明文學上的完美。意思是:這是所有歌中最美的一首。猶如我們現代人讚美一生中最幸福的那天為“天中之天”一樣。
《雅歌》是一首古老的關於愛情的詩歌。當然,我們也聽說所羅門王是這卷書的真正作者(也許是因為他有顯赫的地位與威望,這在當時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不管怎樣,在傳統上,他都是這首著名愛情詩歌中的男主角。
女主角是一個閉月羞花的牧羊女。國王愛上了她,並把她帶出一個叫書念的小村莊。國王給了她一個在後宮中最榮耀的地位,想盡一切辦法討好她。
但是,這位純潔的書拉密女一直深愛著她的牧羊情郎,她被國王安頓在王宮中部的一座最美麗的宮殿裏,但是,她隻是懷念她曾經與牧羊情郎在山岡上放牧的幸福時光。
她一直在念叨過去和情郎的甜言蜜語。在睡夢中,她還會夢見情郎強壯而又安全的懷抱。最後,像所有這種愛情故事一樣,他們走到了一起,所有的幸福和歡樂就這樣結束了。
《雅歌》並不是一部關於宗教的書卷,但是,它是一種全新的、優雅的事物出現的第一個證據,它們終於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展示在人們麵前了。
從有了人類開始,女人的地位就一直低於男人,她們做牛做馬,屬於那個占有她的男人。她們在他的田地裏辛勤地耕耘,喂養家畜,生兒育女。女人為男人精心烹飪食物,為男人提供滿足和舒適。作為回報,她得到的是男人在餐桌上掉下來的剩渣。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在悄悄地變化著。女人將恢複屬於自己的正當地位。她將被視為一個與男人平等的人。她是他的終身伴侶,激起並接受他的愛。
在這個互相尊重和互愛的基礎上,一個嶄新的世界在不久的將來就要重新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