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策劃

喬山和史誌林從拍賣會上回來,一路上心情沉重,鬱鬱不樂,因為喬山的畫在會上隻賣出一幅,隻有一人竟買,隻能以起拍價十元成交,而且這人就是喬山的好友兼經紀人史誌林。這真是太悲慘的經曆了,大大出乎兩個人的意料。

前麵的路是不是還要走下去?喬山感到信心不足。史誌林突然按住喬山的肩膀,說:“我相信你的才氣,你的水平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我想關鍵在於‘炒’,這是一個商業化時代,沒有‘炒’是不行的。”喬山一直很感激史誌林,每當他遇到挫折,誌林總是安慰他,為他出謀劃策,他信任地問誌林:“你說應該怎麼‘炒’?”史誌林沉思片刻,說:“你注意到沒有?拍賣會上凡是過世的畫家作品,不管有名沒名,大家都很有興趣,最後大都拍出了比較好的價,而在世的畫家,即使名氣很大,他的作品也不大被人看好,像你的作品絕對是一流的佳作,居然……唉!”喬山也跟著史誌林歎了一聲,他知道市麵上的行情,活人就是鬥不過死人,這其實也是畫壇幾百年來的客觀現象,凡?高活著不是隻賣出了一幅畫,死了之後方才大紅大紫起來?史誌林盯著喬山看了看,認真地說:“我倒有個策劃,不知你願不願意合作?”喬山說:“隻要能打開市場,我願意試一試。”

幾天之後,《馬鋪晚報》文體版刊登了一則簡訊:“日前,我市畫家喬山隻身自費到西藏寫生,不幸遇上雪崩死亡。”簡訊下麵發表了史誌林撰寫的喬山小傳,還配發了喬山的兩幅作品。不久,《馬鋪日報》以及省裏的日報相繼發表了史誌林懷念畫家喬山的文章,充滿深情地回憶了喬山如何從一個孤兒奮鬥成為畫家,稱讚喬山是為藝術獻身的優秀畫家。緊接著,史誌林張羅了“喬山遺作拍賣會”,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喬山的作品全部賣出,有的還拍出了出人意料的好價錢。

拍賣會的成功,一連幾天使史誌林沉浸在喜悅之中,心裏嗬嗬笑個不停。這天,他提著一袋子東西,來到郊區的套房,剛剛打開門,房間裏就跑出了一個人,說:“我被你關在這裏,快要憋死了,你倒好,我在電視上看你好風光啊!”

原來這個人就是喬山,他並沒有死,所謂他到西藏寫生葬身雪中,隻不過是史誌林策劃的死亡文案。喬山從史誌林手裏拿過袋子,取出一隻麵包就吃,好像是餓壞了,他一邊吃一邊對史誌林說:“你這策劃是不錯,昨天我在電視上看到新聞說,我的作品全部賣了出去,我真有點不敢相信呢。”

“說到底,死人就是比活人值錢嘛。”

“總共賣了多少錢?我們來算算賬。”

“錢我都存到銀行我的戶頭上了,沒什麼好算的。”史誌林淡淡地說。

喬山愣了一下,嘴裏的麵包差點吐了出來,他說:“你這不是開玩笑吧?”

史誌林按住喬山的肩膀,眼睛眯眯笑著,說:“我不開玩笑,你已經是一個死人了,還要錢幹什麼呢?帶到陰間嗎?我可以給你多燒一點紙錢嘛。”

“你、你!”喬山突然發現史誌林笑得很猙獰,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我在麵包裏放了藥,過一陣子你就會暈倒,我將結束你的生命――其實你早就死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我想警察是不會追查的。我的策劃何止是不錯,簡直天衣無縫空前絕後!”史誌林說著,哈哈大笑起來。

喬山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

幾天後,《馬鋪晚報》報道了喬山的生前好友史誌林從“喬山遺作拍賣會”所得的款項中拿出一萬元,捐獻給馬鋪市青少年宮,設立“喬山青少年美術獎”,報道最後說:“喬山有這樣知已的好友,在天之靈也該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