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離別(2 / 2)

因此,黃道誌竭力向兩位護院敬酒,讓他們體會到自己的一片赤誠。並且說道:“你們此去嶗山,定要照顧好我兄弟,至於家裏麵不必擔心,譚家不必說,我黃道誌也會不時探望,假如真發生了什麼不測之事,我也必當竭盡所能,照顧好你們的家人,免去你們的後顧之憂。”

兩個護院都是譚家挑得赤膽忠心,武藝超群的佼佼者,品行上自然出類拔萃。走時知縣大人自家的老爺也再三囑托。現在聽到黃道誌的話,馬上拍著胸脯保證到:“少爺平時就有恩於我等,我們一直銘記於心,不能報答,這次終於有了機會,黃公子你就放心吧,隻要我們兄弟二人有一口氣在,定會保護好少爺的安全。”

四個人你來我往喝的都不少,兩個護院更是灌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黃道誌和譚晉玄每人攙著一個把他們架到了院子東邊的廂房。這還多虧前些日子有了錢,收拾幹淨了,要不然哪能住人,此刻剛好派上了用場。等把二人安頓妥帖,天色已經變黑了。

黃道誌搖搖頭,這酒可得打住了,天天這麼喝,可真不是個事。唉,反正譚兄後天就走了,再見麵,還不知道猴年馬月呢。想到這裏,心中有些難分難舍,於是說道:“靈兒,點上燈,再端壺熱茶,我要和譚兄秉燭夜談。”倆人又說了一個時辰,小狐狸楊康從外麵走了進來。看到他那粉嫩粉嫩的豆丁童顏,黃道誌就忍不住想著捏兩下,實在太可愛了。

不過想到還有大事相商,於是把楊康叫到近前,把所托之事仔細相詢。楊康這些天正在學三字經,興趣十足,有些不舍。小狐狸沒有隱瞞,就直言相告。

黃道誌笑道:“這還叫個事兒?在你前麵的這位譚公子,自幼飽讀詩書,可謂學識豐富,秋試成績還在我之上,別說三字經這種啟蒙讀物,就是四書五經也不在話下。讓他在路上傳授於你,不成問題!”說罷,看向了譚晉玄,譚晉玄笑著同意了。

小狐狸聽到有這等好事,馬上點頭答應。黃道誌揮手示意讓他自去尋找靈兒,結果很快傳來了兩位女士的歡聲笑語,話題自然離不開小狐狸楊康,畢竟這種豆丁是女孩子最喜歡的。

兄弟二人邊品邊聊,在朦朧的燭光下,恨不得把一輩子的話都講完。小狐狸楊康離開後,倆人回到了臥室同榻而眠,繼續聊天,直到四更時分屋子裏才安靜下來。

第二天,靈兒把自己的閨房讓給了譚晉玄和王小丫二人,讓他們這對戀人傾訴衷腸。等到吃晚飯時,見到兩人眼睛都紅紅的,顯然難分難舍,肝腸寸斷。老天爺似乎都受到了感染,竟然下起了淅瀝的秋雨,等到夜間雨竟越下越大。

不過分手的時間還是到了,第三天下午雨過天晴。譚晉玄決意啟程,挽留不住,隻得如此。大家用過午餐,帶好幹糧,收拾停當,黃道誌兄妹把譚晉玄三人送到了村口。譚晉玄握著王小丫的手,相互對望,淚如雨下,嘴唇哆嗦著,卻說不出一句話。麵對此情此景,黃道誌不由莫名悲痛,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首詞,這就是宋朝大詞人柳永的《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