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太白講完後,大家一時鴉雀無聲。功夫不大,有人首先說道:“山魈在傳說中是山裏的獨腳鬼怪。晉朝的葛洪在《抱樸子》中有記載說: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既然這麼大點怎麼能吃人呢?而孫公遇到的那個鬼怪卻高有一房,口如巨盆?相差太過巨大。”這個人搖頭晃腦,引經據典,講得頭頭是道。
旁邊有人讚同道:“這位兄台說得不錯,抱樸子我也曾經讀過,的確有這麼一條。如此看來孫公遇到的可能不是山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很多人產生了懷疑,認為孫太白講得不夠真實,有誇大成分。
這時與孫太白關係不錯的沈麟生說:“我從書上看到過這麼一段,上麵寫道:山魈,乃是山中的一種怪物,身長體黑,力大無窮。傳說中,它可以跑的比豹子還快,可徒手撕裂虎豹,乃是山中霸王,且壽命非常長,被人視為妖怪。可能孫公遇到的山魈就是這一種。”他話剛一落地,前麵那一位馬上質詢道:“請問你看的是哪一本書,作者是誰?”
沈麟生用手撓了撓頭,不好意思的答道:“時間太長了,加上作者聲名不顯,就給忘記了。”前麵那一位諷刺道:“無名之輩,何足道哉!豈能與道家的葛公相提並論。”另一位也讚同道:“說得好,這種野雞沒名,草鞋沒號的人物,不值得一提。此等言論哪能用來佐證。”倆人一唱一和,駁得沈麟生啞口無言,臊得孫太白麵紅耳赤。
黃道誌看不下去了,這幫家夥,一味拿名氣壓人,難道名氣可以當飯吃嗎?於是說道:“世上的人都千姿百態,形形色色,鬼難道就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嗎?依我看,凡是居住於山中的鬼怪叫它個山魈,山鬼什麼的也不算錯吧?”
前麵那兩位剛要反駁,譚晉玄出來打圓場道:“各位仁兄,看在小弟的麵子上,爭論歸爭論,可不能傷了和氣,此事打住,到此為止,如何?”說完打了一個羅圈揖。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再爭吵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可能還會傷及顏麵,就沒再爭論,算是告一段落了。
譚晉玄接著把話頭向他進山修道上麵轉,眾人頓時諛辭一片,恭賀之聲不絕於耳。聽得黃道誌都想嘔吐,這些話酒宴剛開始就已經說了一遍,道過賀了,再來一遍也不嫌囉嗦。有人道:“俗話說的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要是以後譚兄修成了神仙,可不能忘了我等兄弟。”
譚晉玄笑道:“哪能如此,要是真有那麼一天,我必然會點化諸位的。”孫太白說道:“那我等就提前恭賀譚兄仙道有成了。小弟我先幹為敬!”說罷舉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眾人也都隨著喝了一杯。大家把酒斟滿,繼續談笑。
這時沈麟生說道:“聽了黃兄講得他的親身經曆《屍變》,和孫兄說得祖上孫公遇到過的《山魈》。小弟我也有一個關於鬼怪的靈異事件。不知大家可願聽否?”有人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還是不要講了。”另一人笑道:“孔聖人雖然教導我們對鬼神要敬而遠之,但隻是聽聽而已,無傷大雅,大家說是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