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誓死不屈的江竹筠(1 / 1)

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有這樣一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烈士,他們為了國家獨立、繁榮,為了人民自由、幸福,縱然遭到敵人的殘酷折磨,甚至拋頭顱、灑熱血,犧牲自己的寶貴生命,也義無反顧,奮勇向前。偉大的革命女戰士江竹筠就是其中的一個。

江竹筠,1920年出身於四川自貢的一戶農民家庭。小小年紀的她,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和媽媽一起到襪廠上班。廠裏的老板用懷疑的眼光看著這個瘦小的小女孩:“這麼矮,能幹活嗎?”經過江竹筠媽媽的再三請求,老板勉為其難地讓她留下來幹活。可出乎意料的是,小竹筠既聰明又肯學,加上吃苦耐勞,很快工作量就趕上一個成年人了。

就這樣過了幾年,小竹筠和母親都被工廠的高強度工作給壓垮了。無奈之下,母親隻能帶著竹筠到舅舅家裏做保姆。作為回報,舅舅安排江竹筠姐弟到孤兒院小學念書。在這裏,江竹筠遇到了讓她受益終生的啟蒙老師——丁堯夫。

丁老師的曆史課講得非常生動,每當他講到中國近代史,講到鴉片戰爭時,江竹筠就憤慨不已。這激起了她強烈的愛國心和正義感,在她心靈深處,似乎有一個聲音在催促她去尋找一個能把中華民族和人民帶上幸福和希望道路的組織。

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這時的江竹筠已經成為學生運動的骨幹。她帶領同學們參加抗日救亡運動,走上街頭演講,宣傳抗日,組織同學們排演話劇,唱抗日救亡歌曲。在一次次的革命運動的洗禮下,江竹筠迅速成長起來。1939年,江竹筠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追求正義、真理、幸福、希望的革命道路。

抗日戰爭結束後,江竹筠留在了重慶從事地下工作,並與當時的直接領導彭詠梧結婚,兩人從此伉儷相偕,並肩戰鬥。

革命總會伴隨著流血和犧牲,讓江竹筠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慘遭敵人毒手,被殘忍地斬首示眾。敵人以為這樣就能威脅革命者,讓他們放棄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但是,敵人可能永遠都不會懂,珍惜生命的人值得我們尊重,可那些為了千千萬萬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富強而付出生命的人,更加可貴和令人尊敬。

江竹筠毅然接替了丈夫的工作,雖然她知道,等待她的,可能會是和丈夫同樣的結果。但是她一點也不懼怕,因為在她心中永遠有共產主義的偉大信仰存在。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在獄中,她受盡了各種酷刑和拷打,卻始終堅貞不屈。受刑後的江竹筠堅定地對敵人說:“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砍我的頭,卻動搖不了我的意誌。”殘酷的敵人對她無計可施。

江竹筠的英勇行為極大地鼓舞了獄中難友們的鬥爭意誌,她關心難友,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江姐”;她提出了“加強學習、鍛煉身體、迎接解放”的口號,帶領大家積極進行獄中鬥爭。

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江竹筠激動地對身陷囹圄的難友們說:“雖然我們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但我們也絕不能坐以待斃。光明就在眼前,我們一定要活著,用我們的生命去建設嶄新的國家,實現我們偉大的理想!”

令人遺憾的是,江竹筠沒有等到這一天。1949年11月14日,仍在為衝出牢獄和敵人鬥爭的江竹筠被殘忍殺害,年僅二十九歲。這一天,離重慶迎來黎明的曙光——解放,僅十六天。

雖然江竹筠犧牲了,但是她和國民黨反動派鬥爭到最後的信念一直激勵著我們,這種精神是代代相傳的,正如她在給兒子的遺書中寫下的:“我們有必勝和必活的信心……我們在牢裏也不白坐,我們一直是不斷地在學習……”

這就是一個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