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已是臘月十一,李泉就想到城裏看看。自從地震之後,李泉就很少到城裏去,一是因為他從教育局出來了,後半年一直在搞靖遠簡師的籌備工作;二是因為地震的破壞,又時值隆冬,靖遠簡師的建設就全部停了下來,他在城裏實在沒有什麼事。地震給人們造成的恐慌一直沒有消除,整個政府都忙於賑災救災。李泉先到自己店裏、家裏看了看,沒有什麼異常,就拿著自己起草的簡師章程到教育科,教育科的王科長回家還沒有回來,李泉就又拿著章程來到靖遠簡師的籌備處,召集了幾位在家的教師和雜役人員,把章程拿出來一起討論研究,並約定來年秋季一定要把學校辦起來。經過討論審定確立了靖遠簡師基本規章之初議,初步討論結束之後,李泉就讓蘇保明收拾好,隔天等教育科的王科長來了之後,讓科長審閱修改最後確定,以備來年開春學校使用。
李信帶回來的各種幹果在整個臘月裏漸漸地被人們買去,有些窮人家裏還是買不起,維賢就讓萬信給送一點過去,讓家裏的大人娃娃嚐個新鮮。這天,天氣格外晴朗,維賢正和太太們說話,新城白家的玉功和玉亮早早地就趕著車給娘舅家送過年的東西,弟兄兩個把車停到門口,讓萬信和跟車的人趕緊卸車,死活不進大門,說是熱孝在身。維賢出來大聲說:“這是你姥姥家,沒有那麼多的講究,趕緊到屋裏喝口水吃點東西。”玉亮就進了大門,見了二太太,就說:“姥姥,我爸讓我們兩個給你們送了一口豬,四隻羊,雞鴨各十隻,洋芋三百斤,旱麥麵一百斤,今年的上等小米一百斤。”前一段時間地震,我們家的房子被搖塌了七間,所幸人沒有受傷。整個新城被搖塌的房子很多,也死了很多人。玉功和玉亮在家裏待了一會,就要起身往回趕了,說再晚了就趕不到家了。一家人送走了玉功玉亮之後,李信領著幾個家人把送來的豬羊雞鴨放在倉庫裏,由於天氣較冷,各種肉食放在倉庫裏很快就凍住了。
李信和李泉在家裏忙碌地準備著過年,先是碾米磨麵,添置家裏的各種用品。
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兒”,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家家戶戶都鄭重其事地舉行祭灶儀式。
這天,梨花和荷花過來看表姐來了,其實還是梨花想李信了。這兩個姑娘在蘭州上學,和村子裏的女子就是不一樣。隻見梨花荷花兩人穿著樸素大方,亭亭玉立,一人圍著一條潔白的圍巾,發型很時髦,姊妹兩個的皮鞋也很光亮。老大梨花矜持些,看李信脈脈含情的眼神,似乎對李信很是讚賞。這有時讓李信都能感覺出來。老二荷花開朗很多,一進門荷花就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李信今天也陪著在屋子裏待了好一陣子,兩個姑娘姐夫長姐夫短地和李信兩口子說話。其中梨花說到了蘭州城裏很多的新鮮事,讓李信兩口子吃驚不少,梨花邊說邊偏著頭微笑著注視李信的眼神令李信很是激動。
兩個姑娘在如菊麵前很隨意,如菊是表姐,對兩個姑娘很是關照,三個聚在一起的時候,很是歡快,有說有笑,有時倒還提防著李信的突然闖入。兩個姑娘天快黑的時候才回去,李信和如菊熱情地留兩人吃晚飯,梨花荷花俏皮地望著李信說:“姐夫,今兒是小年,我們還是回去在家裏吃吧。”李信和如菊就送她們到門口,然後打發兩個姑娘回去。
不要小看這梨花姑娘,她可是一個很有同情心的姑娘,待人真誠和藹,本性善良,做事不溫不火,悟性好,書念得不錯,人又長得好看。遠的不說,就說在梨花十三歲的那一年冬天,張昭和大妻子主持著收一年的地租,梨花和妹妹荷花在一旁玩耍。這時就見明祥爹過來交租子,明祥一直不敢抬頭看,隻是小心翼翼地跟在父親的背後,穿得很單薄。明祥爹囁嚅地說:“張老爺,今年我家那塊地夏天的糧食還沒有收回來就讓一場山水給衝壞了,夏糧歉收,秋裏又遇上霜凍,秋糧也收得不好。”聽著明祥爹囁嚅地說,蘇老夫人就說:“知道今年你們歉收了,但是規矩我們不能變呀,今年交不上,放到明年,你說能行不?”明祥爹一下子就跪在老夫人的麵前,說:“謝謝老夫人,謝謝老夫人。”看著穿得爛兮兮的明祥,梨花就對爹說:“爹,大媽,他們欠咱們的多少東西?”張昭說:“小娃娃,不要問家裏大人的事。”大媽就說:“我的娃,他們租種我們的田地,一年給我們交點說好的糧食。”梨花就說:“不是說歉收了嗎,歉收就不要收了,咱們這一收,明祥一家子就沒有了活路。前年魏家春來的爸就是因為租子的事,把花花一家逼得正月裏就要飯去了,去年一年我找了好幾次,花花都沒有回來,真不知走到哪裏了,都是一個莊子上的人,我們還是不要學他們那麼做。”
張昭和大媽一聽梨花的話,就對明祥爹說:“好吧,看在小姐的麵子上,今年的一切就都免掉,明年再說明年的吧。”明祥爹一把拉過來明祥,就要給梨花一家下跪,張昭連忙拉了起來說:“算了算了,你們就回去吧!”明祥爹千恩萬謝地領著明祥回去了。後來張昭和蘇老夫人在收租子上比以前要活套得多,不但有時可以適當減免,而且還在年底有送出的東西。
那時梨花的天真無邪,今日梨花的矜持嬌美給李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特別是剛才說話時注視李信時的嬌媚,讓李信內心深處產生了漪漣。李信想起了去年有一個相麵先生說過的話:“這個女娃娃臉型似中秋之月,圓潤白淨;唇如出水紅蓮,紅潤欲滴;齒如白玉編貝,整齊不紊;走路輕說話緩,生就個富貴之相,當是不凡。”李信看著這個梨花和家裏的三太太很有些相似。
晚飯前,維賢讓李信找出了香案擺在院子中央,在廚房的灶頭上也擺上祭祀用品,又把上房方桌收拾幹淨,把壁櫥一一打開,把裏麵的列祖列宗的畫影拿出來擦拭一遍,重新擺放整齊。據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供玉皇據以賞罰,於是,百姓們供上紅燭、糖瓜,期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據說七天以後大年三十晚上,他還要與眾神同來人間過年,屆時各家則舉行“接神”、“接灶”儀式。臘月二十四,為“掃房日”,臘月二十五為擦窗戶糊窗戶的日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此後家家戶戶煥然一新。
在三十這一天,人們都準備著過年,維賢讓李信給五老爺家及一些沒有殺豬的親房送些肉過去,叫李郴、李相過來,和明生一起準備到墳上給先人送些錢兩,讓先人們過個富裕年。這兒和全國很多地方一樣,都有年前給故去的先人上墳的習慣。吃過午飯,李信、李相、李郴、長順媳婦領著雨俠、雨新、雨梅和明生幾個人就套了車上墳去了,維賢吩咐在家的人各忙各的,掃院灑水清理垃圾,家家戶戶都在搞行動。女人們這幾天特別的忙,從二十九蒸饃饃、撈油餅、炸油果和饊子開始,就不停地煮肉做菜,準備一家人從初一到初三的飯食,初四到十五親戚們來家後招呼親戚的東西。下午,維賢出去到莊子上轉了轉,看看還有哪些人家過不去年。路上就遇見了大路鬼,維賢問他:“侄兒子對你怎麼樣,過年有沒有肉?等一會讓萬信給你送件新衣裳,哪天到我家來,我們美美地吃一頓。”後來又遇見了田娃正領著婆娘到他大哥家裏去,維賢就問:“田娃,過年了,你不在家裏好好準備過年,往你大哥家裏去幹什麼?”田娃就說:“幾個娃娃嚷著要吃肉,我大哥今年殺了豬,我們過去幫幫忙,順帶再借點肉,拿來燴些酸菜,讓娃娃們過年。”維賢說:“那你就快去吧,一年到頭了消停上幾天。”
李信幾個人先到祖墳上,雨俠雨新娘母幾個就直接到長順的墳前,聽到長順媳婦悲悲切切的哭泣,李信幾個就特意來到長順的墳前,排出帶來的祭祀品之後,李信拿出李泉幫他寫的祭文,在李相、李郴、明生幾個人的陪同下,麵對著長順媳婦和幾個孩子,恭恭敬敬地誦讀起來。起初讀得順利,後來就泣不成聲,李信用自己的哭聲表達了對長順的深深思念。祭文全文如下:
痛祭吾哥
夫唯
長順吾哥,長吾十四,憶哥笑言,恍如眼前,憶哥話語,猶在耳邊,恰逢外出,聞哥辭世,小弟泣涕,難訴衷腸。
長順吾哥,四叔之子。幼敏好學,聰慧異常,七歲入學,即露才華,家庭殷望,為繼為續,科考難續,牧羊經商。
長順吾哥,吾之榜樣,忠厚做人,誠實經商,庭院殷殷,髦倪無恙。造福桑梓,相助相揚,偶遇天年,慷慨濟之。
今日吾眾,同去祭祀,適逢微雪,不阻其程。
哭我長順,彌淚漣漣,路旁小樹,堪比我強。枝枝杆杆,珠珠晶瑩,縱使成串,無及我傷,我欲倚之,樹體柔殃,我心悲之,行路艱長。
哭我長順,心淚泱泱,道中枯草,實比我強,雪珠綴滿,挺頭昂然,我心傷傷,欲扶欲強,我欲倚之,不及躬量,我心悲之,陰陽之傷。
哭我長順,淚眼滂滂,路上泥土,勝似我傷,泥土欲立,雨雪湧暢,酷暑有痕,小寒有傷,我欲倚之,雙手沾裳。不辭不顧,心唯實傷。
遙望新塚,孤居一方,惜惜憐憐,雨中徜徉,繞塋三匝,行步不止。
昨日臨別,笑勸為戲,你說我語,歡喜無常。今日再來,獨見孤塚,陰陽兩界,何能相長。既見新塚,心猶傷傷,老嫂單薄,子侄羸弱,吾將盡力,相扶相將。
嗚呼吾哥,願你在天有靈,保子安民,吾等眾人,遂笑遂言。
嗚呼哀哉
尚饗
農曆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李信讀完祭文,就點紙化錢潑散祭祀品,看著傷心不已的嫂子和可憐的孩子,人們久久不願離開,李相和明生就勸著娘母幾個慢慢地往回走。天氣也越來越陰了,北風裹挾著細碎的雪花迎麵撲來,更是增加了許多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