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悟(2 / 2)

天下念師都走入了一個死角,那就是以為屬性是根據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或經曆而來,沒有人向自己意誌的方麵上想,其實儒門眾人的抱負也是意誌的體現。雲蒙王朝的人負有強烈的侵略性,所以他們才會擁有吞噬的屬性,這也是意誌的體現,李凡認為天下念師都走錯了路,如果有其他念師知道李凡心中所想,肯定認為李凡已經入魔,念力是天地元氣的賜予,屬性更是天地元氣的賜予。李凡忽然明白為何現在大路上雲蒙王朝能以一國之力與大唐抗爭,為何儒門千年不倒,因為他們的意誌無比堅定,所以在修煉一途上比起西域人,草原人都要強!雖然草原人的屬性也很特殊,但是由他們的貪婪的意誌中得來,貪婪就注定他們不會團結,所以草原上各大王帳之間也是戰亂不斷,而雲蒙隻是**裸的侵略,所以雲蒙比草原強!大唐呢?唐人尚武,大唐的念師基本都是出自儒門,武道一途唯有勇之一字,所以大唐不懼任何敵人,大唐念師稀少,即使有一部分念師為大唐效力,但是依舊無法形成如雲蒙念師那種體係,而李凡就是開創大唐念師體係的第一人!李凡明白的屬性的意義,一個念師沒有自己的屬性,是因為他的意誌薄弱,意誌不堅定怎麼可能達到頂峰,所以比起那些感悟了屬性,意誌堅定的念師來說,他們是拍馬也比不上的。

李凡有些驕傲,他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認為天下念師都錯了,其實並無對錯之分,就如夫子所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隻能說李凡走出了一條與前人不同的路,比如擁有類似自然屬性的念師,他們通過感悟天地,生活在特殊環境裏來感悟自己的屬性,說是天地的恩賜也無不可。但是李凡看來就是這種特殊的環境影響了個人的意誌,比如生活在冰天雪地裏的念師會有很大的概率覺醒冰屬性,旁人看來是環境的影響,在李凡看來就是他們的意誌如同冰雪一樣;說到底就是個人理念的不同,夫子說的對,每個念師的路都不同,即使有相似之處,但是卻依舊不同,李凡現在的屬性可以說是無所不包,也可以說是什麼屬性都沒有,這種屬性有利有弊,比如李凡意誌惱火所賦予自己念力的類似火屬性的攻擊力,肯定比不上單一火屬性的念師,這就是李凡的短處,但是李凡相信自己的意誌屬性不會如此簡單,隻是自己沒有發現而已,李凡明白自己走上了一條從未有人踏足的領域,這一切需要自己去發掘。

“意誌雖然可以顯現各種情緒,但是意誌的根本是不變的,我的意誌如大唐江山一般牢不可破,就沒有什麼屬性可以侵蝕我的念力,我的意誌如大唐一般虎踞龍盤,我的屬性從今起就叫鎮國!一國都可鎮壓,還有什麼敵人能比的上一國?”又是鎮國!從封王大典上李懿把太祖佩劍鎮國交給李凡之後,李凡就發現自己與這兩個字,與這把劍,與這種精神密不可分,剛感悟屬性之時李凡便稱自己的屬性為鎮國,明悟之後依舊為其命名鎮國!

小烈真不是一般的囉嗦,我都受不了自己了,但是總算有了一個交代,以後李凡在戰鬥中無論怎麼逆天都可以了,因為人家可以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