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不要嫌我坐地起價,比他的賺頭,我這是九牛一毛了。”季青燕看著一臉為難的夥計,把話說清楚,讓他轉告胖老板。
夥計自然知道季青燕和胖老板談生意的習慣,想了想也沒幫腔,便答應著離開了。
結果第二天馬車隊伍再次進村,送來千隻大瓦壇子。
“老板說,李樹坡的李子也交給你了,這樣他就能騰空一座作坊應對別處送來的貨,價錢雖然高得離譜,但他認了,誰讓他去年賺到錢了呢。”
夥計說完還學著胖老板的樣子擰著眉頭歎了口氣,然後笑看著季青燕:“青燕姑娘,以後我們就隻負責拖壇子回去了。”
“行!那我今天就先放話出去,你回去和大叔說,下回讓我負責桃花坳和李樹坡,早點說,現在雖是旺季,卻也快到末端了。”
最多到中秋之後就尾聲了。
而季青燕早就交給了胖老板做桔子糖水罐頭的法子,隻不過條件有限不能保持太久,但酒樓裏卻增加了一道美味甜食。
胖老板心裏清楚,季青燕此時雖然坐地起價,卻也是手下留情的,沒有要求五五分成,而是二八分,已經很夠義氣了。
再加上她帶來的經濟價值,二錢銀子一壇真不算多。
而在胖老板決定將桃花坳和李樹坡交給季青燕的時候,就不收大家的桃子和李子了,而是代為傳話讓他們送到雲林家裏。
當天上午王村長就知道了幾車大壇拖到雲林家裏的事情,正琢磨著青燕又要做什麼賺頭了,就看見雲揚來找,聽說賺頭可以提高頓時大喜。
雖然放地小有盈利,如今摘桃子賣的十五文錢以重量賺錢,但哪裏比得上讓季青燕經手?她經手了才是真的有光可沾。
村裏各家都摘自家桃樹,畢竟隻有十五文錢,但比其它曬幹貨又劃得來,因為不用另外製作,隻需抽空摘了過稱就好。
村裏公有桃樹是最多的,加上桃樹坡的一大片,因為村裏發了話,是屬於桃花坳的,村裏人可不能私摘。
這麼多桃子需要人手,但也不難,畢竟季青燕早就有發動少年們、閨女們幫忙幹活給以小利在前。
如今村塾住了這麼多學童,按五文一斤交給他們來摘,用大大小小背簍裝了送到村裏倉庫就好。
桃樹坡的隻需要負責摘下來,到是不用他們背下山,因為山路太遠太辛苦,王村長是精明之人,卻也有仁義之心。
給村裏摘桃,優先的是外村學童,畢竟本村少年們能做的事情太多,而且家境都好轉了,外村家境困難的學童卻太多。
至少給他們賺些錢買文具。農家孩子經常四處做小工賺錢貼補家用,或者自己攢著買文具,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每個人都很珍惜這樣賺錢的機會,做事很認真負責,並沒有人偷懶。
三個先生也知道村裏的情況,覺得這樣既幫助了學童攢讀書錢,也鍛煉了他們勤勞樸實的美德,是件好事,也樂得配合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