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月底,雲霞和張四郎便過來幫忙割荷葉。
幾畝荷田,雖然不是全部割掉,現在也不是荷葉收割旺季,不過是趕早挑一些老葉割下來先用著罷了。
自從季青燕挖掘出荷葉的各種美食妙用之後,胖老板回去就四處收老葉去了,連李樹坡也答應分批收割。
因為生意賺錢,胖老板如今開價也不會像以前那般小氣,更不會買個東西連人家的簍子都要拿了。
運貨多了,他是有聯係專門的篾匠合作的。
割完荷葉又幫著摘桃子,早期桃子熟得不多,交給少年們摘了直接賣掉了,中期陸續結出成熟的桃子就多起來。
雖然跟去年在桃樹坡摘的相比不足一成,但也是一種小賺頭了,如今天氣炎熱起來正好晾曬,於是季青燕決定自己動手做桃肉果脯。
主要也是弟妹們覺得可惜。
直接賣桃價錢十五文,自己做出來雖然累點,卻有五十文。雖然家裏不缺這點小錢,但小錢能買許多東西啦,也是以前的大賺頭呀。
見弟妹們都不忘本,季青燕自然支持大家。
如今家大院大屋子多,把所有的盤箕彙至一處,加上雲林陸續編出來的,還有爺爺送過來編好的,已經有一百二十張。
院子裏根本擺不下一百二十張盤箕,前後院、院子外麵、屋頂上都擱下了,加上李氏、雲婉、雲霞還有季青燕三姐妹,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不過村裏的桃子是村裏賺錢,自家門前和道旁種的到底數量有限,摘了幾天就把合適的摘掉了,但看枝頭小桃,大概還能攢兩批數量不多的。
即使這樣也已經很好了。
不過胖大叔知道季青燕又開始動手曬桃肉果然後,立刻讓夥計帶話,桃花坳的桃子可以交給她來曬。
季青燕這才聽說胖老板收桃子、李子收得遠,眼下又正是摘桃旺季,如今作坊忙得不可開交,再這麼忙下去怕品質出問題。
畢竟一個人太忙太累時總容易心存僥幸,為自己偷點懶的。有時候也會忙中出錯、事多疏忽。
而他有心多建幾個作坊,卻又成本太高。到不是說廢了多少銀子,而是趕季節的作坊,平時就算可以做別的活兒,沒有對應接崗,閑置和浪費的成份就大了。
桃花坳算是所有種桃地方場麵最大的,季青燕成親後總在琢磨別的賺頭也不曬桃子了,胖老板也沒多想。
這會兒見她重新動手才恍然,怎麼以前沒想到呢,桃花坳這麼大場子,交給她不就是一個應用靈活的作坊嗎。
不過季青燕知道胖老板意思後,卻趁機提價。
“請回去告訴大叔,當初我家窮,而且行價也不清楚,市場也沒有打開,五十文算是很大一筆賺頭,後來我不想做,是我看不上這筆賺頭。”
“既然大叔有心要我做作坊,我自然不想將自己變成他的作坊,我的人手、物資、精力、利益都不允許我繼續為五十文錢累死累活。”
“所以,兩百文,桃花坳的我負責,十斤裝大瓦壇子依然是他運來,他願意付壇子成本可以,不願意我自己來付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