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三評論三
跟小雅學習做一株植物
——讀湖北女詩人範小雅
作者:more
當我從長期的理論閱讀轉道詩歌時,我的思維已經被理性思考多多少少框定了,而且,由於我的研究方向是女性主義思潮,這使我一旦進入詩歌閱讀,必然帶有性別視角,一副“有色”眼睛始終難以取下。我認為男性詩人的寫作在總體上的成就普遍高於女性詩人,但是其作品本身卻不可避免地帶有虛偽之氣。這種虛偽不是存在於他們的文字本身,而在於他們的文字與他們的生活實態、人格和心胸境界的對立。男性詩人也許更容易接近崇高、深刻或者人類理想之類的視閾,但是這種接近往往僅限於文字範圍,而在現實生活中,在談話處事中,許多男性詩人自身的表現是很令人失望的。這也許是一種與文關係不大的、過於苛責的姿態,可是,我想說的是,由於長久以來的文化優勢,男性詩人繼承傳播的“文以載道”的寫作傳統根深蒂固,對男性而言,寫作是一種中介,文字是一種工具,但是對於詩意本身,男性普遍缺少一種身體力行的意識。相反,從女性詩人身上,我們可以看見更多的“以文體道”,女性詩人的作品的確有許多狹隘之氣,小情緒,小技巧,自憐自歎,脫不出自戀的糾纏。但是女性詩人和女性詩人的作品相比與男性詩人及其作品,更多地具備一種一致性,即身、意與言三者在一定程度上的統一。在她們的作品中,肉體與心靈明顯在場,言語顯得更真誠而具體,詩意通過文字貫穿於她們的生活與性格之中。
在小雅的詩歌中,我便強烈地感受到了這種女性寫作的普遍特征。最初閱讀小雅的詩歌時,我還不認識她本人,但我已經喜歡上她詩歌中的氣息。她反複描寫的主題是陽光、快樂、溫暖和春天,她本人仿佛就是一縷陽光,奔騰跳躍在字裏行間。雖然小雅也寫內心的憂傷,可是她的憂傷也是被陽光照亮了的:“曲陽路上鋪滿了陽光,我看見有另外的人/和我一樣,走走停停/我們身體裏小小的憂鬱,和溫暖/有一瞬間相遇了”(《相遇》)。這是小雅詩歌的可愛之處。
小雅的詩,不大注重修辭,沒有繁複的意象,也不求高深的意義。這個世界的真相無人能知,但是世界向我們呈現的,總是我們自己的觀照方式。小雅的眼睛是清澈的,她眼中所見的世界當然也是清澈而簡單的。她的每一首詩,幾乎都定格了一些瞬間:時間中的,空間中的,內心中的,這些瞬間在小雅看來,仿佛是“那一粒一粒的金子/跳躍著,散落到人間。”(《我有太陽的溫暖》)小雅揀拾起“那一粒一粒的金子”,鑲進她的詩歌中,形成一些閃光的焦點:“迎麵走來的少女/有雨水一樣的眼睛”(《一場雨下在清晨是對的》)。“你看,香樟樹的葉子都紅了/像你所給予我的幸福”(《溫暖》)。“微弱的星光和露水一起,撒落下來/陽台上的人,陽台上紅的紫的小花/仰著臉,和夜晚一起/慢慢潮濕”(《回聲》)。這些閃光的金子粒本身能夠溫暖我們的心靈,而它們在句子中,又仿佛是一些水泡,一些小音符,錯落有間地冒出來,形成一種清脆的詩歌旋律。這種旋律從她心底生發,又從她的唇間流出,是一種口語似的言說,又是一種小鳥似的歌唱,是對這個世界直接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