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在楚軍與晉軍的交戰中,晉軍憑借自己嚴明的紀律、有素的訓練,戰勝了楚軍,取得了戰爭最終的勝利。
“甚囂塵上”便是用來形容晉軍在進攻楚軍之前填平井灶時的人聲喧鬧,塵土飛揚。後人用來表示消息的普遍流傳,議論紛紛。到了現在,這個成語一般用來指反動言論非常囂張。
)4.失之毫厘,差之千裏
[釋義]開頭差一點兒,後來就會相差很遠,結景造成極大錯誤。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記》
[例句]搞尖端幣鬥學技術,一定要實事求是,一絲不苟,否則就會失之毫厘,差之千裏,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故事]西漢有一個叫趙充國的人。有一年,他奉漢宣帝的命令去征討西北地區的叛軍。
趙充國是個有心計的人,他到那察看了軍情,發現叛軍的兵馬雖然很多,但軍心不齊。他決定采取招撫的方法。經過努力,景然有一萬多叛軍前來投誠。趙充國便準備撤回大部分軍隊,隻留一小部分軍隊留駐原地開墾土地,等待叛軍全部投誠。
可是還末等他向皇帝奏請,皇帝卻下令限期攻擊叛軍,平定戰亂。經過再三考慮,趙充國決定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招撫叛軍的工作。趙充國的次子趙卯昕到父親這樣做,連忙勸趙充國不要違抗皇帝的命令,以免遭殺身之禍。這使得趙充國想起種種往事:
趙充國當年曾向皇帝建i義,讓酒泉太守辛武賢去駐守西北邊境,但皇帝卻派了不懂軍事的義渠安國帶兵,結果被匈奴人殺得大敗。
有一年,金城、關中糧食大豐收,趙充國建議皇帝收購三百萬石穀子儲存起來,使那些西北邊境心懷不軌的將領知道軍隊糧食充裕,不敢輕舉妄動。但是耿中丞隻向皇帝奏請購買一百萬石,皇帝又隻批了四十萬石穀子,義渠安國又耗費了幾萬石。隻因為做錯了這兩件事情,才發生了這樣大規模的叛亂。
趙充國想到這些,深深地歎口氣說: “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啊!如今戰事末停,危機四伏,我一定不惜自己的生命堅持正確的主張,替皇帝扭轉局麵,英明的皇帝是能聽進我的真心話的。”
於是趙充國把他撤兵屯田的想法上奏給皇帝。皇帝覺得他的話有道理,便允許趙充國這樣做。最後,使叛軍歸順,邊境安定。
)5.始終不渝
[釋義]渝:改變。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形容對意誌、態度、信念、感情等有堅定的信念。
[出處]唐·房玄齡等《晉書·謝安傳》
[同義]始終如一
[反義]朝三暮四 朝紊薯楚
[例句]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地支持一切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
[故事]謝安,字安石,陳郡陽夏人,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官至極品,在東晉孝武帝時擔任宰相。
那時的東晉也如同後來的南宋一樣,偏安一隅。北方的前秦非常強盛,前秦的皇帝苻堅又非常好戰,經常向東晉發動戰爭,並且攻占了東晉的一些地方。
公元383年苻堅派大兵南下,想一舉打下東晉。東晉在謝安的領導下沉著應戰,並與前秦在淝水展開了決戰。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戰役:淝水之戰。
在這次戰役中,謝安並沒有因敵眾我寡而慌了手腳,反而十分鎮定地指揮,獲得了淝水之戰的巨大勝利。從此,東晉一改以往的劣勢局麵,大舉反攻,奪回了以前被前秦奪走的洛陽及青、兗、徐、豫等地。
淝水之戰的勝利,使東晉消除了北方的威脅,從此安定下來。但是國外的威肋、解除了,國內的危機卻產生了。朝廷上統治階級把矛頭指向了內部,開始了爭權奪利的鬥爭。各。各個大家族之問相互爭鬥傾軋、毫不留情。這時候,晉孝武帝重用自己的弟弟司馬道子,而司馬道子又任用小人、壞人。他們認為謝安的權勢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便聯合起來排擠宰相謝安。謝安早在深受朝廷重用的時候,就產生了隱退的願望,而且這種願望一直存在他心裏,從末放棄過。他自己曾說過: “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誌,始末不渝。”如今他見到朝廷間各個派係間無情的鬥爭,深感在這個大漩渦中,隻要一時大意,便會死無葬身之地。於是他便離開了朝廷,去鎮守廣陵的步丘,也算是實現了以往的願望。
)6.世外桃源
[釋義]比喻不受外界影響的、生活安樂、環境幽靜的美好地方。也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逃避矛盾的幻想境界。
[出處]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同義]人間仙境
[反義]人間地獄
[例句]這裏綠樹成蔭,花香四溢,環境優美,給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覺。
[故事]陶潛,字淵明,晉代著名大詩人,因為不肯為五鬥米折腰,而隱退鄉下,過著恬靜的生活。他寫過一篇文章《桃花源記》為人們描述了一個仙境般的世外桃源。
說是有一個武陵人,以捕魚為業。有一天他順著小溪走,走了很長時間,甚至忘記了道路的遠近,忽然看見了一大片桃花林。美景怡人,到處是新鮮美麗的芳草,盛開的桃花清香撲鼻。這個武陵人被眼前的美景牢牢地吸引住了,漸漸地走出了這片桃花林,又見到了一座山,發現山上有個小洞,裏麵隱約透著光亮,就走了進去。這個小山洞非常狹窄,隻能允許一個人通過。走了一段時間,豁然開朗,發現眼前又是一個世界。裏麵有富饒平坦的田地,整齊的房舍,清澈的水池點綴於其間,彎彎曲曲的小路交錯相通,也不知道都通到哪裏去,到處種滿了桑樹和竹子,還聽得到雞、狗的叫聲。向遠處一張望,還有許多人在田間勞作,這裏人的服裝打扮與外界不同,但看起來都是很快樂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