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幫孩子克服膽怯心理(2 / 2)

之後的一天,嚴瑞跟爸爸出門,遠遠地看到兵兵走過來,爸爸就對嚴瑞使了個眼色,躲到一邊去了。兵兵過來了,看到嚴瑞手裏的芭比娃娃便伸手過來搶。

這一次,嚴瑞鼓起勇氣,大聲說:“你不許搶我的東西!”然後用力把芭比娃娃奪了回來。

像事例中嚴瑞這樣膽怯的孩子並不少見,很多家長為此非常苦惱,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受人欺負,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無法融入周圍的環境,可是卻苦於找不到方法。

其實,在一些發達國家,家長卻會給孩子一定的探險自由,以此來培養孩子勇敢、自信的品格。這種放手讓孩子磨煉的做法,著實值得我們借鑒。

1.發掘孩子的內在潛力,幫他趕走膽怯的陰霾

一個性格再膽怯、害羞的孩子,也有一些別人所不具備的潛力,家長們千萬不要“以偏賅全”,以此來全盤否定孩子。實際上,性格膽怯的孩子隻是比那些性格外向開朗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幫助,所以,要克服孩子膽小、怯懦的心理,家長得學會不斷地發掘孩子的內在潛力。隻要父母善於發掘,就會為孩子克服膽怯找到一個突破口,從而幫他們走出膽怯的陰霾。

2.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

一般情況下,一個有一技之長的孩子更容易引起別人的關注。比如,一個會彈鋼琴的孩子,偶爾的一次表現,會讓眾多不會彈琴的孩子產生羨慕之情,這樣,孩子就會因為自己有別人沒有的特長而感到驕傲和自信。

所以,家長們可根據孩子的性格愛好和氣質類型幫孩子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技之長,並好好地學習,例如書法、繪畫、下棋、演奏等。一有機會,就讓孩子在眾人麵前展現自己的特長,這樣,孩子的膽量就會越練越大,自信心也就越來越強,離害羞、膽怯也就越來越遠了。

3.鼓勵孩子可以幫他消除緊張感

孩子越膽怯,就越害怕受到周圍人的忽視或者歧視,每當這時,他們就會非常自卑,而越是自卑就越不敢大聲說話,以至於造成惡性循環。

假如你碰巧是這樣的孩子的家長,那麼當孩子遇到上述情況時,你可以告訴他:“沒關係,有爸爸媽媽幫助你,你會好起來的。”當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和信任,膽怯心理就會有所緩解,因此,我們建議家長們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關愛和支持,那麼孩子就會漸漸地消除緊張感,從而變得勇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