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士的女兒桃桃是個聰明漂亮的小姑娘,可是桃桃總是很膽小,在陌生環境裏從不敢說話,即使有客人來自己家,桃桃也總是能躲就躲。女兒如此膽怯,郭女士很犯愁,真不知道桃桃將來怎麼能夠獨自麵對複雜的社會。
注意一下我們生活的周圍,不難發現,現在很多孩子存在著膽小、怯懦等現象,他們害怕和陌生人說話、害怕去陌生的環境。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現象的呢?
據心理學家的解釋是,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大多沒經曆過什麼風吹雨打,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在這種安逸的享受中,孩子習慣了父母的嗬護,失去了冒險、探索等本該具有的性格和行為習慣。
這不能不令父母們反思,看看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在智力投資上不惜成本,隻要有利於孩子智力發育的,我們可以大把地花錢,可是卻很少有家長在培養孩子勇敢的精神品質上下工夫。
如果家長忽略了對孩子的勇敢精神和剛強意誌的培養,那麼孩子就會變得膽怯、怕生,遇到事情畏首畏尾,更不敢有任何冒險和探險行為。而實際上,在孩子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也許他們缺乏的並不是聰明,而是勇敢。
嚴瑞是個7歲的女孩,她特別膽小。有一次,媽媽帶她到小區的廣場上玩,鄰居家5歲多的小男孩兵兵從旁邊突然跑了過來,他盯著嚴瑞手裏的小皮球看,顯出非常好奇的樣子。嚴瑞不自覺地把球往身後藏,然後壯著膽喊:“你不許搶我的小皮球!”兵兵好像看出了嚴瑞的害怕,衝上來就搶,嚴瑞嚇得號啕大哭。
媽媽連忙說:“兵兵,你怎麼可以搶東西呢?”又對嚴瑞說,“小弟弟比你還小呢,你為什麼怕他?來,和小弟弟握握手,大家做個好朋友。”兵兵做個鬼臉,跑了。
但是從那以後,兵兵隻要看到嚴瑞經過,就會跑過來打她一下,或者把嚴瑞手裏的東西搶走,而嚴瑞一看到兵兵總會不由自主地躲得遠遠的。
還有一次,嚴瑞正在樓下自己家的車庫裏玩,看到兵兵朝這個方向走來,就馬上對爸爸說:“爸爸,快把車庫的門關上,那個小哥哥要打我。”
嚴瑞竟然將比她小的孩子升級為“哥哥”了。
爸爸頓覺問題很嚴重,他想必須得幫女兒克服膽怯的心理,否則將來孩子會吃虧的。
晚上,爸爸認真地問自己的寶貝女兒:“那個小弟弟比你小,怎麼會是小哥哥呢?你能告訴爸爸你為什麼這樣怕他嗎?”
“因為他總搶我東西,還打我。”嚴瑞有點兒委屈地說。“如果你按爸爸說的去做,小弟弟就不敢欺負你了。下次他再搶你的東西,你就大聲地對他說‘不許欺負我’,然後再把東西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