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時許,××路628弄一幢26層居民樓的電梯突發故障,隻聽見電梯‘轟隆’一下,像地震一樣直衝樓頂,打壞了保險裝置,幸好當時電梯內無人,未造成人員傷亡。”這是某報紙報道的一則關於電梯事故的消息。
現代都市,樓房越來越高,電梯自然成了比較普遍的上下樓工具,但是電梯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大大小小的危險,其中尤其是兒童更易成為受傷害群體最多的人群。有的孩子留下了終身殘疾,甚至有的孩子失去了花樣的生命。
是什麼造成這一現象的呢?除了電梯本身的質量問題外,孩子在乘坐電梯時行為不當或者安全意識不強也是事故頻發的主因。
曾有媒體報道過這樣一個電梯被困事件:
阿陽是一名14歲的男孩,一次他獨自乘坐所住樓房的電梯時,突然遇到電梯停電,頓時電梯間黑了下來,並且電梯也停止了運行,電梯門也就打不開了。
此時,電梯裏除報警按鈕外,其他的按鍵都失去了作用,阿陽困在裏麵不能出去。
阿陽感到十分驚慌,他不停地按電梯按鈕,最終還是一位送牛奶的人經過這裏時才發現了阿陽被困的情況,當即報告了大廈保安。
大廈保安趕到了事故電梯旁,保安使勁扳開了電梯井門,然而再用鑰匙試圖打開電梯門,結果電梯門無法打開。
這時,阿陽在電梯裏困得很難受,呼吸感到困難,頭感到昏昏沉沉的。
之後,阿陽在電梯裏聽到電梯維修工在電梯井口弄了一會兒後,電梯的門終於打開了,他才被人從電梯裏拉了出來。
阿陽說,他從電梯裏出來時,隻感到眼前冒金星,眼睛時不時地發黑,一回到家裏看了一下時間就躺在床上睡了。
上述事例中的阿陽雖然最終被安全解救,但被困電梯時的那幾個小時也著實夠他擔驚受怕的。可以說,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講,能否安全地乘坐電梯、能否在電梯突發故障時沉著應對,是每個父母都很關心的話題,也是每個父母應該指導孩子的地方。
1.引導孩子養成遵守守則的習慣
在平時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最好適時適當地引導孩子養成乘坐電梯遵守守則的習慣,比如在人多的時候不要硬往裏擠、電梯門要關上的時候不要快速地跨入電梯,進電梯後如果後麵還有人,要為他人按著開門鍵,等等。同時,家長要告訴孩子一旦被困在電梯裏時不要驚慌,而應保持鎮定,如果和他人同困於電梯內,要安慰對方,然後和大家一起想辦法自救。
2.電梯發生故障時的應對措施
現在高樓內的每部電梯裏幾乎都有相應的呼叫裝置,家長應告訴孩子,當電梯運行時,如果忽然停下,就立即按下電梯內的緊急呼叫按鈕,這個按鈕一般會與值班室或監視中心連接。按完之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等待救援。
有的情況下,電梯按鈕可能會壞掉,這時候,我們可以大聲呼叫或者拍打牆壁,以便讓外麵的人知道。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試圖打開內門,因為強行打開內門未必能觸摸到外門,這樣要想打開外門就會更困難了。
如果發現電梯在急速下墜,這時候要立即將雙腿分開、屈膝、踮腳,同時讓雙臂展開,扶著電梯壁,因為這樣的姿勢能使人體在急速著陸時有一個緩衝力,保護關節和脊柱。
3.告訴孩子不要拿電梯當遊戲場所
有的孩子貪圖好玩,可能會用電梯作為遊戲的工具或者場所,要知道這樣是非常危險的,輕則被電梯門夾到,重則發生生命危險,因此,家長應告誡孩子不要把電梯作為遊戲場所,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