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要奉獻給讀者的是一位女宇航員的故事。她的名字叫沙倫·克裏斯塔·麥考利夫,家住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她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航天悲歌。
少女時代的克裏斯塔梳著兩條小辮子,一雙深褐色的眼睛露出幾分靈氣,腦子裏總是充滿著各種幻想,尤其是對太空的向往。她小小的房間裏擺滿了各種與宇航員有關的雜誌,另外她還有一本厚厚的剪貼本,裏麵收錄著每個宇航員的生平、照片。她迷戀這個令人羨慕的職業,然而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1名宇航員,離開地球去太空探險。
中學畢業後,克裏斯塔考入州立弗雷明漢學院,後來成為新罕布什爾州康科德中學的教師。她非常熱愛自己的事業,時常和學生們討論問題,課上得生動有趣,深受學生們歡迎。
1984年8月,美國總統裏根簽署一道命令,將在全美國所有的中小學中挑選1名最優秀的教師作為空間計劃史上的第一位公民乘客。克裏斯塔的丈夫史蒂夫·麥考利夫在上班的路上得知這一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馬上想到了克裏斯塔,他太了解她了。這天,他提前下班飛速地趕回家。克裏斯塔期待地望著他,她也知道這個消息,但作為妻子又怎能離開他和兩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呢?不料,史蒂夫卻說:“機會難得,抓住它,試一試吧!”克裏斯塔感激地看著丈夫,心裏充滿了驚喜。
第二天,克裏斯塔乘飛機到達休斯敦。在宇航局大樓前,已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看著許多人那自信的神態,職業欄裏那輝煌的過去:醫生、作家、體育明星、演員……克裏斯塔有點膽怯了。她環顧起大廳的周圍,一些著名宇航員的巨幅照片掛在牆上,這時,從小的夢想又開始激勵著她。在11000名應征者中,她出色的回答給主考官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果,她和另外113人一起闖過了第一關。
機遇屬於那些有思想準備的人,它引導克裏斯塔一步一步跨入勝利的大門。最後剩下的10名候選人中,克裏斯塔仍然在內。8天內,這10人在休斯敦的約翰遜航天中心進行了最後一道嚴密的測驗,考官對他們的力量、神經、心量、空間定向力障礙等方麵進行測定後,把他們帶上一駕被稱為“嘔吐彗星”的KC—135噴氣機。技術高超的飛行員一下子把飛機拉到了十幾千米高空,然後一連串的筋鬥,每次在筋鬥的頂點能產生短暫的零失重現象,這時他們在空中飄了起來。克裏斯塔從機艙的這一頭飄到那一頭,臉上驚異的神情令人好笑。最終,克裏斯塔實現了她的理想,通過了所有項目的考試,當選為第1名美國的公民乘客。
美聯社把這一消息傳到每一個角落,克裏斯塔年過花甲的雙親和子女在電視上看到這一新聞後高興極了。康科德市則沸騰了,克裏斯塔的同事們互相擁抱,學生們歡呼,克裏斯塔給他們帶來了榮耀。第二天傍晚時分,市民們在廣場等候克裏斯塔的到來。克裏斯塔在丈夫和孩子們的陪同下,向歡樂的人群揮手致意,市長向克裏斯塔表達了康科德市的感激之情,並贈送了一塊白板和一麵微型市旗。克裏斯塔激動不已,用顫抖的聲音說:“我曾以為我被選上的時刻是最激動人心的,但與今夜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我是1名教師,我展望未來……”克裏斯塔眼裏含著激動的淚花正要離開講台時,市長交給她一根指揮棒,康科德市樂隊奏起了《星條旗永不落》,這一天成為克裏斯塔·麥考利夫日。
克裏斯塔經過12個月訓練後,準備和另外6名宇航員一道乘“挑戰者”號遨遊太空。那天,史蒂夫帶著孩子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看望克裏斯塔,給她很大的鼓勵:“重要的是不要半途而廢。”克裏斯塔深深記住了史蒂夫的話。
1986年1月27日拂曉,天空萬裏無雲,克裏斯塔一行7人乘電梯進入航天座艙。突然,天空刮起了強勁的東北風,克裏斯塔平躺在座椅上,宇航服裏插滿了輸氧氣的管線,裹得緊緊的。幾個小時過去了,既不能看書又不能交談,但她還是通過耳機告訴她的學生有關推遲發射的情況。最後由於天氣原因,宇航員被告知推遲發射。
第二天早晨7時20分,克裏斯塔一行7人聽完最後一次簡報後,在機長迪克·斯科比帶領下,再一次登上“挑戰者”號航天飛機,他們向送行的人群揮手致意。史蒂夫看著漸漸遠去的妻子,心裏閃過一種難以言狀的感覺。
上午11時38分1秒,“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點火升空,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72秒後航天飛機突然爆炸化作一團火球。全世界幾十億觀眾目睹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的情景,不少人在電視機前失聲痛哭,美國國會降下半旗致哀,美國總統府白宮也降下半旗,全國處於一片悲哀之中。克裏斯塔的宇宙服裏還藏著史蒂夫贈送的戒指和兒子的小玩具,但她永遠消失在空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