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如何對采煤工作麵進行檢查
答:(1)采煤工作麵必須編製施工組織設計和作業規程;必須經過審批;並組織每個工作人員進行學習。
(2)工作麵回采過程中是否嚴格按照作業規程進行回采。
(3)工作麵進風順槽是否懸掛有一圖三表。
(4)工作麵煤壁、刮板輸送機和支架都要保持直線。
(5)采煤工作麵必須有兩個暢通的安全出口。所有安全出口與巷道連接處20m 範圍內必須加強支護;此範圍內的巷道高度,綜采不得小於1.8m,其他不得小於1.6m。
(6)綜采工作麵傾角大於15°時,液壓支架必須采取防倒、防滑措施;傾角大於25°時,必須有防止煤塊竄出刮板輸送機措施;液壓支架必須接頂,頂板破碎時,必須超前支護;支架液壓管路是否存在竄漏液現象。
(7)炮采工作麵頂梁鉸接率是否大於90%,是否出現頂梁連續不鉸接,支柱處撐力、迎山、棚梁、背板、柱鞋、柱窩是否符合作業規程;是否存在失效的柱、梁和空載支柱;工作麵兩端是否使用端頭支架或增設其他形式的支護是否按作業規程進行。
(8)采煤工作麵嚴禁使用折損的坑木,損壞的金屬頂梁和失效的摩擦金屬支柱、單體液壓支柱,工作麵所使用的支柱必須留有足夠備用數量,在同一采麵不得使用不同類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工作麵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及時支護,所有支架必須架設牢固,並有防倒措施;采煤工作麵必須及時回柱放頂或充填。
(9)炮采工作麵是否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製度;雷管、炸藥是否分開存放並上鎖,是否賬物相符,領退有記錄,並有相關人員簽字。
(10)工作麵及進回風順槽是否有積水、浮渣、雜物,材料碼放是否整齊。
23.如何對掘進工作麵進行檢查
答:掘進工作麵的檢查主要內容有:
(1)編製施工組織設計和作業規程;必須經過審批,並組織每個工作人員進行學習。
(2)掘進工作麵是否有礦、隊長跟班作業,是否有交接班製度,探放水牌板、瓦斯記錄板。
(3)作業場所是否有規範的、符合現場實際的施工斷麵圖、炮眼布置三視圖、爆破說明書。
(4)掘進斷麵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巷道支護必須符合規程;掘進巷道揭露老空前要有探查老空的安全措施;機電設備嚴禁存在失爆現象。
(5)必須有完善的通風係統,嚴禁工作麵和回風流中瓦斯超限,嚴禁存在串聯通風、循環風等。
(6)局部通風機是否由指定人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
(7)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掘進巷道回風口不得小於10m,不發生循環通風。
(8)嚴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麵供風。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風機同時向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麵供風。
(9)低瓦斯礦井掘進工作麵局部通風機供電是否采用選擇性漏電保護或采掘供電分開;瓦斯噴出區域和高、突礦井掘進麵局部通風機供電是否采用“三專兩閉鎖”或選擇性漏電保護,並每天有專人檢查。
(10)局部通風機是否安排專人進行管理,並實行掛牌管理,不得出現無計劃停風,有計劃停風的是否有專項通風安全措施。
(11)局部通風機的設備齊全,吸風口有風罩和整流器,高壓部位有襯墊,通風機是否吊掛或墊高,離地麵高度大於0.3%,5.5kW 以上的局部通風機裝有消音器。
(12)風筒末端到工作麵的距離和出風口的風量要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工作麵和回風流瓦斯不超限。
(13)風筒接頭嚴密,無破口,無反接頭,軟質風筒接頭要反壓邊,硬質風筒接頭要加墊,上緊螺釘。
(14)風筒吊掛平直,是否逢環必掛,鐵風筒每節至少吊掛兩點。
(15)風筒拐彎處設彎頭或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異徑風筒接頭要用過渡節,先大後小,不準花接。
(16)軌道運輸在絞車換繩處,是否設置能夠防止跑車的阻車器。各運輸地點信號是否齊全、靈敏、可靠,絞車刹車、離合是否靈敏可靠,鋼絲繩是否存在斷絲、嚴重扭曲、變形、嚴重鏽蝕或外層鋼絲鬆動。
(17)臨時支架距工作麵距離是否不大於2m,臨時支護必須可靠;永久支護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程。
(18)砌镟巷道,镟體必須牢固、堅實,與頂、幫之間必須用不燃物充滿填實。
24.如何對煤礦運輸係統進行檢查
答:(1)膠帶運輸主要檢查以下內容:①膠帶輸送機必須使用阻燃膠帶。②必須設置防滑、堆煤、防跑偏、急停、煙霧保護,並有自動灑水裝置,上運行裝設防逆轉裝置和製動裝置,下運行裝設製動裝置、斷帶保護裝置。③輸送機機頭必須裝設防護欄、機尾應設有護罩、行人需要跨越處應設過橋、輸送機機頭機尾必須固定牢靠。
(2)人員運送主要檢查以下內容:①井下主要行人平巷超過1.5km,主要斜巷垂深超過 50m 時,應采用機械運送人員。②傾斜井巷運送人員的人車必須裝有頂蓋和防跑車裝置,必須有跟車人。③立井運送人員的罐籠必須有頂蓋和防墜器,提人絞車必須建立高低壓雙回路供電電源,不得分接其他負荷。
(3)軌道運輸主要檢查以下內容:①傾斜井巷內使用串車提升時必須遵守:在傾斜井巷內安設能夠將運行中斷繩、脫鉤的車輛阻止住的跑車防護裝置;在各車場安設能夠防止帶繩車輛誤入非運行車場或區段的阻車器;在上部平車場入口安設能夠控製車輛進入摘掛鉤地點的阻車器;在上部平車場接近變坡點處,安設能夠阻止未連掛的車輛滑入斜巷的阻車器;在變坡點下方略大於1列車長度的地點,設置能夠防止未連掛的車輛繼續往下跑車的擋車欄。②傾斜井巷使用絞車提升時必須遵守:托繩輪(輥)必須保持轉動靈活;傾斜井巷上端有足夠的過卷距離;串車提升的各車場設有信號硐室及躲避硐。③斜井絞車(串車)運輸必須裝設“一坡三檔”(擋車器、擋車欄、阻車器)。④各運輸地點信號必須齊全、靈敏、可靠。⑤提升鋼絲繩應定期檢驗和更換,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或變形,嚴重鏽蝕或外層鋼絲鬆動時必須立即更換;各種股撚鋼絲繩在1個撚距內斷絲斷麵積與鋼絲總斷麵積之比,達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為5%;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平衡鋼絲繩、防墜器的製動鋼絲繩(包括緩衝繩)和兼作運人的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的鋼絲繩為10%;罐道鋼絲繩為15%;架空乘人裝置、專為無極繩運輸用的和專為運物料的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用的鋼絲繩為25%。
⑥以鋼絲繩標稱直徑為準計算的直徑減小量達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提升鋼絲繩或製動鋼絲繩為10%;罐道鋼絲繩為15%;使用密封鋼絲繩外層鋼絲厚度磨損量達到50%時,必須更換。⑦礦井軌道必須按標準鋪設。主要運輸巷道軌道的鋪設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扣件必須齊全、牢固並與軌型相符;軌道接頭的間隙不得大於5mm,高低和左右錯差不得大於2mm;直線段兩條鋼軌頂麵的高低差,以及曲線段外軌按設計加高後與內軌頂麵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於5mm;直線段和加寬後的曲線段軌距上偏差為 +5mm,下偏差為 -2mm;在曲線段內應設置軌距拉杆;軌枕的規格及數量應符合標準要求,間距偏差不得超過50mm;道砟的粒度及鋪設厚度應符合標準要求,軌枕下應搗實;道床應保持常清;同一線路必須使用同一型號鋼軌;道岔的鋼軌型號,不得低於線路的鋼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