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最近幾年有一個新名詞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電視報紙上,那就是動車組,例如我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上線運行的動車組名稱為“和諧號”。那麼,什麼是動車組呢?
通俗的講,動車組是城際和市郊鐵路實現小編組、大密度的高效運輸工具,以其編組靈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舒適為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鐵路運輸和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的青睞。在世界各國鐵路上,動車組不僅活躍在城市郊區旅客運軸線上,也在長途高速旅客運輸中嶄露頭角。目前各國鐵路在旅客運輸中使用動車的比重以日本為最大,占87%;荷蘭、英國次之,分別占83%和61%;法國、西德又次之,分別占22%和12%。動車組稱得上是鐵路旅客運輸的生力軍。
我們通常看到的電力機車和內燃機車,其動力裝置都集中安裝在機車上,在機車後麵掛著許多沒有動力裝固的客車車廂。如果把動力裝置分散安裝在每節車廂上,使其既具有牽引動力,又可以載客,這樣的客車車輛便叫做動車。在電氣化鐵路上,由接觸網供電,用牽引電動機驅動的動車,叫電動車;用內燃機作動力驅動的,叫內燃動車;還有用燃氣輪作動力驅動的燃氣輪動車(燃氣輪動車也屬內燃動車的範疇)。
動車組,就是若幹動車連掛在一起,配上控製車和附掛車,構成一列車。控製車隻有司機室和客室,沒有動力裝置,掛在動車組兩端,集中控製全部動車;附掛車隻載旅客,沒有動力裝置。動車組一般由2-8節附掛車和動車編成。
德國是最早製造和運用動車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前,製造技術一領先。1903年7月8日,在柏林郊區一條9.23千米的線路上運行由鋼軌供電的600伏直流電動車組,由4節動車和2節附掛車編成,動車上安裝兩台75千瓦的牽引電動機。同年8月14日,在一條4.3千米的線路上運行由接觸網供電的6千伏25赫單相交流電動車組,由兩節動車和兩節附掛車編成,動車上安裝兩台75千瓦牽引力電動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列由接觸網供電的單相交流電動車組。同年10月28日,西門子公司製造的三相交流電動車在柏林以南的馬林菲爾德至曹森間長27千米的線路上進行高速試驗,首創行車速度每小時210.2千米的曆史性記錄。
早在1887年,德國鐵路就出現30馬力皮帶傳動的燒汽油的內燃動車。上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出現了燒柴油的內燃動車,構造上從二軸車進為四軸車,功率從數十馬力提高到100馬力以上。1933年在柏林至漢堡間開始運行的“飛行漢堡人”號內燃動車組,最高速度達到每小時160千米,旅行速度每小時126千米,由兩節動車編成的動車組功率為820馬力,三節車編成的為1200馬力,四節車紀成的為1350馬力,其速度之快,馬力之大,曾經轟動了當時各國的鐵路界人土。
隨著科技的發展,動車組的速度也在不斷的被刷新。60年代,日本決心新建高速客運鐵路網,於是有了世界上首列運營用高速動車組——新幹線-0係。70年代,法國試製了燃氣輪機高速動車組——TGV-0.80年代,高速鐵路網在歐洲延伸,風馳電掣的各係TGV以每小時300千米的速度成為法國人的驕傲。90年代,TGV試驗速度突破每小時500千米。新世紀,TGV試驗速度突破每小時570千米。
科學小鏈接
“和諧號”的命名
在思考名稱的時候主要考慮了幾個因素:首先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動車組是一個節能的、環保的,對環境影響非常小的這樣一種高技術的機車。再一個,它本身是一種技術上的協調。現在,這個產業鏈大約是12個省的120多各企業直接參與,所以它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的產物、和諧的結晶,技術上的結晶。最後,它也是鐵路人一種美好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