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節 掌握影響力實踐篇:幫助輟學生(1 / 1)

蘇子銘(台灣交通大學畢業生)

我在初中時接觸卡內基訓練,從一個沒有自信的孩子,變得積極有目標。為了賺取自己的生活費,我有許多打工經驗,印象最深刻,或者說最具有挑戰性的,應該是大學畢業前在收容輟學生的向陽學園當過10個月的老師。據說,我算是任教時間挺長的老師了。

這是一所特別的學校,這些不想念書愛逃學的孩子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大部分是因為家庭功能不健全,得不到家長的關心,成績不好而被學校放棄。他們的學習經曆充滿挫折,成了一群對念書沒興趣、對人生沒目標的青少年。因為我的親人中也有類似的例子,所以我對這樣的孩子有一份特別的關心,剛巧朋友介紹我去教書,我就樂意地接下來了。

第一天踏進教室,我就被眼前的場景震撼到了,七八個孩子懶洋洋地趴在桌上或躺在桌上,一開口都是粗話,對上課則是一點興趣都沒有,連書都不願意翻。一般老師看到這種情況,心大概已經涼了半截。我當下給自己心理暗示:“沒關係,我的第一個目標是隻要孩子不在課堂上睡著,隻要有人願意聽我講話,那我就成功了。”

既然我的目標是要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那我就不用傳統教學方式,而改用聊天、討論、看電影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隻要有人回答我的問題,不管他的答案是什麼,我都會給予讚美。在我看來,這群孩子不需要填鴨式教育,他們需要的是鼓勵,讓他找回生活的動力。

我大學時代學過魔術,上課時我常會教孩子變簡單的魔術,讓他們從學會一個小小的魔術技巧開始,建立起自信心,知道自己原來也可以做好一件事情。我的教學方式可能會被一般老師認為很奇怪,比如孩子喜歡說髒話,我就說:“會講中文髒話不稀奇,我們來學英文髒話。”我的英文課是教孩子怎樣用英文罵人,而且要大聲用力講出來,甚至講成一句完整的話。每個孩子都瞪大眼睛認真學,樂意開口說。“原來,講英文也不難嘛!”我發現孩子的眼神從茫然慵懶,開始變得有光芒,他們有了學習動機,願意為自己小小的目標而努力。有幾次我有事不能去上課,他們還會很失落。後來我大學畢業要當兵,必須辭掉這份工作,那些孩子都很舍不得。

表麵上我是孩子的老師,其實更像一個教練,給孩子們加油打氣,改變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希望我在他們心裏點的小小火炬,可以一直燃燒下去。